日期:2016-03-29 12:01
情况、地下水情况、土壤情况、植物生长情况。无论是新建城区还是高密度的老城区都能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的有机组合来实现对径流和水质的控制,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要求。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则认为,首先应该尊重科学。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过分地夸大或者贬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的作用。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能够减少径流总量、减轻径流污染、美化环境,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遇到大暴雨,若没有管渠系统的快速排放,城市还是会面临内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