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都是地道的昆明人,虽然家住在北市区,离滇池有些远,但每年都会去滇池大坝好几次,喂喂海鸥、看看滇池。”近日的一天早晨,退休在家的王阿姨和老伴带着2岁的孙女到滇池边游玩,王阿姨很怀念滇池清澈的时候,那是她年轻时最美的记忆。“滇池面山绿了,河道里的水也清了,希望一个健康的‘母亲湖’快回来。”她指着船房河入湖口的水感叹。
过去,滇池水很清,随时能捧起来喝,80年代末、90年代初,滇池污染加剧,水质变坏。特别是1998年至2000年,连续3年是超五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废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云南、昆明相继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治理滇池,截至今年5月底,“九五”至“十二五”期间,滇池共完成投资501.6亿元,其中,滇池治理的直接投资项目占整个投资约53%,主要包含淤泥疏浚、生物治理、湖滨生态修复、河道水环境整治、牛栏江补水等项目。另外47%的投资是与滇池治理密切相关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方面的间接投资。
今年7月底,新任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首次调研选择在滇池,谈到滇池治理时,他说:“滇池是昆明的生命线,滇池治理是整个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并特意灌了一瓶滇池水,要求环保局检测后把指标贴在瓶身上。“这是我到昆明工作后灌的第一瓶滇池水,要把它搁在办公室,天天看着它。以后再灌一瓶,对照水质看滇池的变化。”在调研检查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整治进展情况时,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集中精力、聚焦草海,确保年底前实现草海水质明显提升、水体透明度得到较大改善,尽快实现草海还清,树立和展示崭新的昆明城市形象。同时要加强全民动员,把滇池治理变成全社会共识。
为提升草海周边水环境质量,昆明市不久前下发的《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今年11月30日前,实现草海及周边水环境得到提升,景观得到较大改善,草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到2020年,草海湖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透明度从2015年的50厘米提高到1米以上。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昆明市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整治提升的各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相关市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等专家担任顾问。目前,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
变迁
湖面缩小、水位下降,水质由好变坏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这是清代名士孙髯翁享誉全国的《大观楼长联》首句,描绘出了“母亲湖”滇池的美丽画卷。家住滇池边洪家小村的胡老,虽已年近八旬,却能一字不落背出长联。从小生活在滇池边,喝着滇池水长大的胡老,见证了滇池数十年来的变化。“60-70年代的时候,滇池的水质很好。到了80年代,滇池水质就开始变得不好了。”他一脸惋惜地说。
“滇池是一次大地震的‘杰作’,为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从形成到现在已有340万年的历史。”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范亦农介绍,最初形成的滇池,水域面积有1000平方公里,现在只有300平方公里左右,已经有三分之二消失了。
从《昆明水利志》中所绘的“滇池变迁图”,也可以看出滇池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缩小的过程。古代的滇池北起松华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原因,沧海变桑田,湖面缩小,水位下降。
据记载,唐宋时期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320平方公里,如今仅约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与面积同步不断减少,唐宋时为18.5亿立方米,到清代为16亿立方米,1947年估算约15.7亿立方米,如今仅13亿立方米左右。
除湖面缩小、水位下降外,还有一个更令人惋惜的,就是水质由好变坏。60年代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均为II 类,70年代为III 类,80年代分别为V类和IV类,9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记者了解到,在昆明市水务局的相关记录中,从1994年开始,滇池水变成了V类水,1998年至2000年是超V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1999年、2000年蓝藻爆发,被生态学家诊断为“患上了生态癌”。
专家分析称,由于滇池位于昆明主城区的下游,是昆明盆地最低洼地带,所以客观上成了昆明的“排污桶”。这个“桶”不停地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加之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污水数量。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的污水约2亿立方米,即2亿吨左右。其次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此外,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湖面缩小,湖盆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进入老龄化阶段,还有人为加大湖水排泄量和降低周边森林覆盖率,更加速了老龄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