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十三五”环保领域仍需打好“三大战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曹方超  浏览次数:550

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26—29日在北京召开,编制“十三五”规划将是其主要议程。规划尚未出台,但社会各界却已对其充满了期待,环保领域作为我国重点规划发展的行业之一,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就在人们展望“十三五”的同时,自然也将目光投向了“十二五”期间环保领域的完成情况之上。

“十二五”规划曾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在10月9日举行的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作了主题报告。陈吉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问题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前四年数据累计,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1%、9.8%、12.9%和8.6%。今年上半年,四项污染物排放量继续较大幅度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经过“十二五”的努力,我们今天的酸雨面积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

“水十条”助力水质好转

对于人们最为关注的水质量问题,陈吉宁明确,COD排放量下降推动了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重要的标志是劣Ⅴ类断面比例大幅减少,由2001年的44%降到2014年的9.0%,降幅达80%。

据悉,2014年,全国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且重金属污染事件由 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

陈吉宁认为,之所以水质量问题能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水污染防治计划》(以下简称 “水十条”)的颁布实施密不可分。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而这也意味着“水十条”的正式出台。

“水十条”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确定了10个方面238项措施。并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同时还明确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为达到这一目标,“水十条”强调在今后的水污染治理行动中需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并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要约谈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此外,“水十条”还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曾指出,近日,环保部通报了“水十条”落实情况的进展。北京、天津等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拟报请市政府审批;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中。

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

除了水污染问题外,空气质量同样也是与民众最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之一,据陈吉宁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 “十二五”期间在PM2.5治理上,我们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4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1.1%。今年前8个月,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29%;北京达标天数增加23天,重污染天数减少22天。

陈吉宁进一步指出,我国在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在为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如臭氧层保护。30年来,全球淘汰98%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全球的臭氧空洞已经开始缩小。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颁布实施 《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制定25个行业的淘汰行动计划,关闭相关淘汰物质生产线100多条,在上千家企业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转换,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吨,占到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陈吉宁看来,这些成绩中许多也将归功于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颁布实施。 “大气十条”明确了2017年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出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依法监管等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治理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坚决打好“三大战役”

“十二五”期间,在向环境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中,随着水、大气方面都已颁布了明确的“作战方略”,土壤污染治理愈发受到期待。

对此,环保部在8月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中提到,继“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后,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台,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蓝图正在抓紧制定中。

此外,陈吉宁还表示,生态环境是短板,也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要求,既不能操之过急、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有所作为,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