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市场资讯 » 项目资讯 » 正文

江苏镇江投3.3亿元实施六大治水工程 力求消除“黑臭”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媛  浏览次数:531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开展了市区“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引水活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六大类工程。经过一年多的治理,镇江市“一湖九河”及其支流于2014年6月底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地表水66个监测断面不劣于Ⅲ类的比例77.3%,位居全省前列。

在大量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镇江市借鉴自身的整治经验和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目前已投入资金约3.3亿元,铺设、改造污水截流管网近40千米,建立污水提升泵站11个,清淤河道37千米,完成生态护坡8千米,市区的水环境不论从数据上还是感观上都有了很大改善。

水系不通、断头河等会降低河水自净能力。对此,镇江市政府组织规划、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对城市河道联合开展全面调查、监测和分析,准确掌握全市水系受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镇江市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4-2015年)》,各河长单位按照“一湖九河”的整治任务和节点要求,分别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针对镇江市区丘陵地貌造成的水系不通、断头河浜多的情况,依据地形地貌与水文特征,制订了《镇江市“引水活水”规划》。在七摆渡闸站工程、虹桥港清水通道工程、周家河-四明河引换水工程等重点引水活水工程实施以后,逐步构建起以金山湖为中心,依托运粮河、古运河、虹桥港三条大动脉形成的全市水系网络,有效解决了运粮河水系、古运河水系、焦东片区水系部分河流无新鲜水源的问题,实现了全市水系的互通互连。

在2013年已投入2.15亿资金的情况下,2014年,市财政又提供2500万元作为各辖区整治工程的配套资金,并安排1-2个亿的国债资金用于城市引水活水工程和雨水调蓄等控源截污重点工程。同时,探索进行ppp模式的第三方治理。

镇江市政府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水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按照“河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制”相结合的方针,每条河道整治工作由河长单位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专题研究整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河道水环境“三分靠整治,七分靠管理”。除了花大力气整治河道,还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长期地管理。

镇江市于2014年8月出台了《镇江市市区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河段长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河道日常保洁、绿化景观、水系循环、截污设施、清淤机制、景观照明等多方面管理要求,构建起河道长效管理“干、查、督”闭合循环的工作体系,巩固整治成果。

“干”,就是鼓励各辖区政府(管委会)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专业化管护队伍,协同市住建、水利、环保等部门搭建工作网络,做到“有问题,有人干”;“查”,就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型,将河道的巡查管控责任细化分解到街道责任人(河段长),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做到“有问题,早发现”;“督”,就是由市整治办根据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实绩对河长单位及相关协同部门实施月度考核及年度考核,按年度进行资金奖补(市财政提供300万/年专款),制定了《市区河道“河段长制”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对河道日常管护、水质情况、信访情况三方面内容进行严格考核,每年根据全年工作情况对河长单位及相关协同部门进行考核奖惩,做到“好不好,有裁判”。

下一步,镇江市将立足更高的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逐步建立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共治共享的体系,早日实现水净岸绿、鱼虾洄游、环境优美的目标,为山水花园城市建设添上一道美丽的亲水风景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