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美国之行并不轻松。与以往领导人访美相比,习主席此行的外部环境要更加不利,肩负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一方面,过去几个月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和南海问题上不断风波不断,令完成事件又凭空对中美关系构成了不大不小的干扰;另一方面,美国即将进入大选周期,国内杂音丛生,而中国国内对如何认识和看待美国同样是意见不一。
但是,从随同习主席出行的庞大团队以及美国接待习主席的认真程度来看,中美双方都希望这次访问能够起到在关键时刻增信释疑、推动务实合作的作用,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这次访问又确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由于两国对亚太安全安全秩序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同理解,中美两国想借助这次访问一劳永逸地坚决两国在政治与安全问题上的秩序之争,恐怕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伟大的军事战略家都会选择从敌人的薄弱环节入手制定攻击计划,而同样,成熟的政治家都会选择最具有合作潜力的领域来作为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进而通过合作的“外溢”效应来带动其它领域的关系的发展。在当前的中美关系格局之下,经贸和环保成为中美最迫切需要合作的领域,也将成为习近平访美的两个重大突破口。
在经贸领域,两国更加深度的经济合作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消费市场,两国产业结构处于不同的阶段,经济要素的互补性非常强而竞争性比较弱。
在经贸关系中,当前中美正在大力推动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是最大看点。无论是从投资安全的保护还是投资壁垒的降低来讲,中美两国都将从一个更高水平的投资协定中获益。不仅如此,对于中国而言,中美签订投资协定特别是负面清单制度,可能重演当年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倒推国内改革的利好局面;而对于美国而言,与中国签署投资协定,有利于引导中国走向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
在环保领域,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双方同样具有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在环境保护这一涉及整个人类福祉的问题上,双方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目前双方也都有开展这种合作的巨大动力。
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日益庞大的重要阶级要求将环境保护置于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少的人还坚持认为要求中国进行二氧化碳减排是外国破坏中国发展的“阴谋”,相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减排的国际压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内的环保工作。保护环境在中国国内可谓有着高度的民意共识。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而言,美国掌握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并且在新的能源产业革命中立于潮头,将这些技术转让给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利润空间,同时带领中国一起进行推动国际社会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谈判顺利达成,也有助于彰显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道义优势。
总之,尽管习近平主席的美国之行任重道远,但如果中美能够在经贸和环保这两大领域达成重大合作协议,这次访问就将是异常成功的,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种成功当可期待。
(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