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竞争的产业环境很关键。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注重品质。通过品质,才能把行业做好。做品质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资金,因此呼吁行业共同维护,不要做恶意拼价格的事情。
——安徽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强
要保证追求极致化的战斗力,首先,核心团队要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其次,一定要注重细节。需要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非常标准的流程和程序去执行。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
调动员工具备极致化思想,有3点比较关键:第一,企业一定要有资金做后盾。第二,要高度重视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用合伙制的心态去做事。第三,要让每个人在事业中产生自豪感。
——上海同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标
两年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张辰去日本考察,在参观一座污水处理厂时,发现所有人员换上拖鞋进厂。这座运行了20年的污水处理厂内,所有设备被擦得很亮,换拖鞋的细节更说明运行方对厂内环境的爱护和极致化管理。
相比国外,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较晚。近年来,尽管国内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很快,但管理粗放、运营成本高、污泥处置不完善等仍是难题,能做到精细化管理的案例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E20环境平台近日举办2015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与行业内设计院、企业共同讨论如何提升行业品质,实现精细化管理。
行业需要品质提升?
一些国内污水处理厂甚至连基本功能都达不到要求,现应在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都要求做到精细化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普遍建成,其品质的提升开始受到关注。而在日本之行后,张辰也开始了思考,国内污水处理行业提升品质的思路是什么?
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包括3个方面:思想、创新、专业。其中,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技术人员要有思想,在项目建设规模、进度、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坚持科学、经济、可持续的理念。
创新表现的是一个团队的精神。由于创新过程像长跑一样,很痛苦,所以在污水处理项目中需要发挥平台和团队作用,保持工程设计的创新。
专业体现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营中,总会出现问题,这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性,来保持工程良好运转。
那么,品质提升是否迫切?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向平用汽车来形容我国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在可以普遍使用桑塔纳后,行业开始需要奔驰、宝马。
他对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有明确定位,认为我国污水处理厂要首先做功能,其次做精品,第三做艺术。
“目前,国内不少污水处理厂甚至连基本的功能都达不到要求。因为之前我们是拿来主义,缺少在基础上的升华与创新,现在应该在产品、技术、工艺等方面对国外技术进行赶超。”杨向平认为,如果在设计、建设、运行等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细化,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效益将会非常高。
此外,国外的污水处理厂系统完善,不仅有污水、污泥处理,还包括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与之相比,国内污水处理厂差距不小,甚至一些在建污水处理厂都只有污水处理。
对此,杨向平认为,我们现在要加紧污泥处理的步伐,补上污泥的课。“‘十三五’可能还要补初期雨水处理的课。”
前端设计能有多大贡献?
要加强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优势,吸引新形势对环境治理服务的要求
在污水污泥处理工程中,前期的设计是关键一环,决定着后期能否实现经济化运营。在这其中,设计院责任重大。
张辰认为,设计院是技术问题的解决者,要直面问题,加强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优势,吸引新形势对环境治理服务的要求。
在行内拥有多年经验的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也认为,在设计中要做到让用户满意,帮客户解决难题,实现产业链循环。
让用户满意是做好设计的首要条件,“并不是设计得最尖端就是好的,而是要全面考虑到用户没有想到的方面,让设计超出用户的预期。”她说。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而不是最低价。第二,要有舒适的环境,包括设备、设计的工程,让客户觉得舒适。第三,项目能够非常安全的运行,让客户不必担心。第四,维护要简便。
同时,专业化的设计还要帮客户解决难题。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曾接到这样一个案例,北京昌平一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泡沫在春节期间突然增多,当时的设计人员并不清楚原因,无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对此,杭世珺认为,在设计时就要为运营管理考虑,并在后期持续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能做完设计、做完工程就不管,让业主自己运行,而要能持续掌握项目情况。她建议在设计时,就要有扎实的数据基础,寻找合适的工艺技术,并设计合理的参数。
为下一个环节着想,是专业化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也能体现产业链循环的理念。“上个环节的废物可能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应该让整个产业链自然循环起来,把能利用的都利用了,能资源化的资源化。”杭世珺说。
精细化需要哪些助推力?
公众参与倒逼地方政府更注重环境治理效果,迫使项目需求方走向理性
目前,行业内对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已经提上议程,并期待以此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高、污泥处置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指出,精细化管理应该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细节,包括研发方向、服务方向、建设团队。这势必对团队和内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杭世珺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运行好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因素,设计占50%,而管理也同样重要,占50%。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管理可能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缝隙都没有灰尘。
“这给环保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考验,整个行业都需要用耐心和时间去雕琢打磨自己的作品。”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认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末端参与对污水处理行业品质的提升,在工具、途径上可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他解释说,如果甲方(项目需求方)对项目性价比有清晰的选择思路,那么将逼迫乙方(项目设计运营方)必须做到最好,因为做不好就没有市场。之前对环保行业没有要求治理效果,行业内两大甲方办事不认真。比如,地方政府是花别人的事办别人的事,爱理不理;业主企业是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能省就省。
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公众参与倒逼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环境治理效果,也逼迫甲方走向理性,乙方提升品质。“有了到位的甲方就有到位的乙方。公众倒逼政府到位,政府到位了,供给者一定会优胜劣汰。”傅涛说。
此外,杨向平认为,环保从业者在推动品质提升方面也可以做不少工作。以污泥处理处置为例,虽然行业内对污泥资源化基本认可,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有政策、监管、制度和技术支撑。这就需要行业间多沟通,行业内多努力,营造社会共识。
“今后,希望行业共识者可以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影响政策制定者及相关部门。有拿得出手的技术,让政府和社会对污泥处理处置有清醒、科学、客观的认识,这个行业才能在提升品质的道路上更具动力。”他说。
相关报道
能否与污水处理厂和睦相处?
提标改造厂区设施解决噪声和臭气问题
本报记者崔煜晨上海报道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新的“邻避”,而建于高档居住区的上海市天山污水处理厂近年接到的投诉却很少。原因是这家运行了20多年的污水处理厂,一直秉持精细化管理、精品化产品的理念。
过去,厂区附近是郊区,后来高档社区建立,厂区内的污泥处置项目离最近的居民楼只有40米。当时,天山污水处理厂储泥池等设施存在能力不足、维护保养费用昂贵等问题,也曾因噪声、臭气污染接到周围居民不少投诉。
天山污水处理厂因此开始实施污泥高端定位处理,项目设计方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对厂区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把污泥含水率从80%降到60%;并同步解决噪声和臭气的问题,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
由于厂区污泥处理工程规模很小,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可以采用高干脱水工艺。因此,重新建设改造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最终完全保留原工程中储泥池,并新建了一座脱水机房。
在噪声控制方面,如何从源头控制成为难题。经过调研发现,只有密封空间才可以有效控制噪声,因此确定住宅一侧的外墙上不设窗户。此外,设计方还在厂区进行了布置绿化、布置隔声棉等措施,使降噪设计达到了较高标准。
臭气处理方面,随着标准要求的提高,设计方决定控制中沉池、污泥浓缩机房等每一个可能泄漏臭气的环节。
最终,天山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问题得到控制,居民投诉大大减少。2014年,天山污水处理厂首度设立“公众开放日”, 邀请附近居民参观,了解污水处理的工艺以及工厂为减少污染影响所做的努力,增加居民对污水处理厂的认可度。
原标题:污水处理行业该提升品质了 实现精细化管理,坚持科学、经济、可持续理念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