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不能晒被子,阴天流着黑汤子,热天不敢开窗户,晚上回来个黑猴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河北省沧州泊头市的老百姓来说,传统铸造的污染如阴霾一般长期困扰着他们的生活。
如今,走进泊头市寺门山镇韩集村,这个集聚着上百家锻造企业的小村,泥泞的小路被宽敞的水泥路取代。原来四处冒烟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了整治一新的工厂……
韩集的变化是沧州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沧州进行环境治理的决心和举措。
今年2月8日,环境保护部针对河北省沧州市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约谈了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被约谈后,沧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问题为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据沧州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34天,占55.1%,同比增加46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6天,占2.5%,同比减少23天。6项主要污染因子中PM2.5平均浓度65μg/m3,同比下降25.3%;PM10平均浓度120 μg/m3,同比下降7.7%;其余4项均达标。
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沧州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14年全市经济总量已位列河北省第三位。但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突出。
环境保护部在多次督察中发现,沧州市在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环评审批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如不能切实加大环保工作力度,不仅不利于沧州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将直接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2月8日,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华北环保督查中心组织约谈了沧州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沧州市长王大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约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给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上了重要的一课。”
沧州市委书记商黎光频繁督导环境问题整改,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危机意识和“闯关”意识。
沧州市出台了落实整改的通知和任务分解表,对梳理归纳的64个个性问题、6类共性问题,逐项明确整改内容、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等,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沧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分别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主动上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同时,按照沧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县(市、区)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县委书记、县长既挂帅又出征,谋划制定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和小企业群治理专项方案,深入现场解决环境问题,与各班子成员及乡镇、部门签订责任书,强化整改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近日,环境保护部和沧州市分别对区域环保问题进行了明察暗访,并对发现的11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督察整改。针对暗访发现的相关问题,沧州市纪委监察局已对34名乡镇及有关部门干部实施问责。
据了解,沧州市还专门制定了《沧州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对环保工作中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工作机制、责任追究等相关事项作了明确和规定。
王大虎表示,我们将严格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通过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让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都主动自觉地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来。
泊头铸造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作为传统产业无法摆脱“小、乱、散、差”的现状。来自泊头市政府的数据显示,泊头市共有铸造企业709家,年生产能力400余万吨,全市与铸造产业相关人员不低于20万人。
2014年,在国家环保政策严格约束和沧州全市上下严格落实环境整治要求的背景下,泊头铸造企业上缴税金同比下降了11.3%,产业阵痛明显。
但这并没有影响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泊头市原市长赵亮表示:“宁可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
泊头市把铸造企业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一月一调度,市长两周一调度,主管市长每周一调度”。采取工作汇报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对存在问题逐一分析,研究解决措施,制定整改要求及时限,确保如期完成。
用当地老板的话说:“我们这的老板都认识一个人,天天在企业间转来转去。”但是老板们起初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泊头市分管环保的副市长王丙林。
让本来生意就不红火的老板从口袋里掏钱搞环保,开始大家还都处于观望状态,最后一看政府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老板们也就认同了这件事。
对泊头市铸造产业来说,整治不是目的,推动整个行业的提档升级、更高层次地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泊头市委书记谢荣珂介绍说,当前,泊头市铸造企业环境整治重点是提质提速、严防反弹、规范提升,在完善全市铸造行业整体技改方案的同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同类产品企业进行改造、兼并、整合、淘汰。
走进处于泊头市寺门村镇机械装备工业园内的沧州佰益铸业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众多作坊式小加工企业有着鲜明的对比。
公司老板宋文良从事铸造加工企业也有近20年的时间了,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新厂的呢?他给出的回答是:“传统铸造企业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只有转型升级才有出路!”
沧州在治理污染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市长王大虎每月召开一次全市空气质量和环境整治分析调度会议,空气质量市排名后3位及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参加,针对每月空气质量指标和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逐一查找原因、明确措施、落实责任、限期整改,促使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根本好转。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月分析调度制度、月排名奖惩制度、约谈及限批制度、“黑名单”制度以及考核及问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让沧州治污层层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崛起”之路
在商黎光看来,对于沧州这样一个重化产业之城,以环保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才是出路。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通过“控、改、停、关、搬”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沧州市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综合整治,沧州实现了经济增长与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
沧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宋建华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等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来自沧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沧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592.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加1.28万吨标准煤,增速0.22%,工业增加值按7.2%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1%。高耗能行业累计增速逐月递减,从年初4.43%下降到年中0.76%,下降幅度3.67个百分点,5个高耗能产业能耗增速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直以来,沧州以石油化工、管道制造为主打产业。销量位列全国前四的汽车产业巨头北京现代,在考察全国多个省市后,决定将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落户在沧州。
“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污染排放大、能源消耗大的项目一律不能再上。沧州必须用增量来改变过去的存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商黎光说。
同时,商黎光介绍,沧州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支撑点,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行业和产业集聚地,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创新型企业。
据了解,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落户为契机,沧州将进一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机遇,打好“京津”和“沿海”两张牌,加快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