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时评 » 热点评论 » 正文

国企改革:我们期待太多 却忘了其实一直在进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6  来源:港股那点事   作者:Minions  浏览次数:560

国企改革顶层指导文件在周末出台,虽然官方的解读都十分正面,但是市场中的很多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对这个文件都或多或少都有点失望,更有一部分学者不惜冒着“zhenzhi”风险开骂。网络上“失望”“倒退”的言论此起彼伏。

原因很简单:市场对这份文件给予了太多的期望,尤其是经济内外交困,股市萎靡的背景下。但最后的文件出台结果貌似离市场的期望值太远。

真的在倒退吗?当然不是!

在不少人的期望中,是希望国企能打破垄断,能发挥企业家作用,能独立于“D”的管理,能有一个时间表,能触动既得利益者等等等等。没错,这些期望也许都对,如果国企能朝我们期望的方向行进,那就简直是完美。但我们也要问问我们自己:到底是国企改革的步子不够大?还是我们期望的太多,期望的太快?如果国企改革真的按市场期望的去执行,会不会反而欲速不达?

对于中国这个宪法规定实行公有制的国家而言,国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实践公有制的核心路径和主要载体,国企资产是共和国最核心的存量资产,牵涉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实在太多。对这块资产的任何动作可以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国企改革不仅牵涉利益博弈,更涉及宪法层面的政治正确与否。政府能够、肯在这个上面动刀子,其实已经是在旗帜鲜明向市场表明决心:中国的改革,已经从做增量的浅水区,进入到了动存量的深水区。为了中国整体未来,任何难啃的骨头,都不会是改革的例外。

但,治大国如烹小鲜,对共和国最庞大、最核心的这块资产的改革,怎么可能简单粗暴,一蹴而就? 1978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做增量,不动存量,以增量带动存量”的绕道而行办法,以绕开盘根错节的存量阻力。饶是如此,当年的改革也是顶着巨大阻力做的,且一波三折。现在动国企存量,难度与阻力只会比当年的增量改革难上十倍、百倍——如果说把1978年的增量改革视作是创作一幅崭新的油画,无论在外围如何大肆泼洒笔墨颜料,最后总会形成一幅画卷,则当前的国企改革类似对一幅流传多年,有些破损的中国山水古画进行后期加工修复,是真正的细活,任何不慎,带来的可能不是修复,而是整个画作的毁坏。

我们最应该看到的是:政府已经开始对这块最庞大,最难啃,最盘根错节的资产动手术。这是最根本性的,其他都次要。

至于改革推进步伐与速度,打个形象的比喻,国企就好比孩子,就算这孩子各种不听话,打架,小偷小摸,不好好学习。这孩子如果要管教,要成为传说中别人家的好孩子,我相信当过爸妈的一定会理解,这肯定是一个过程,要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身上的毛病要一个个改。更何况,我们焉知改革就一定慢于预期?

在这次出台的这份文件中,表面看虽然没有在一些市场特别想要看到的焦点问题上的大幅进展,但对于国企运营方法上还是提出了明确的方案与方向。比如从国家管资产到管资本,比如推进混合所有制,比如国家不干预企业运营等等。这些东西只要是落实下去,以目前国企ROA整体比民企5个点以上的差距(见下图),但凡这块庞大的资产ROE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意味着什么?对股市又意味着什么?应该非常清楚吧。

 

从俄罗斯国企改革的经验上来看,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欧美在阿拉伯国家强行推进民主,最后不仅扯了阿拉伯国家的蛋,也扯着了自己的蛋。

市场在分析经济问题中,容易屁股决定脑袋,容易急于求成,习惯从结果去看待中间的过程。即我们最后希望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中间差的那部分就是我们要它改进的地方,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的是一步到位。我们太希望在国家经济下行和股市下跌中从国企改革中找到希望,国企改革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市场当成了救命稻草。当希望越大时,失望也只能越大。并且市场总是这样,在悲观的时候容易更加悲观,在乐观的时候容易更加乐观。我相信如果是在5月份发出这份国企改革文件,市场的解读肯定是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解读。

我们应该知道这么一个常识,我们不会让一个轻微病人去做高风险手术,只有绝症患者才会尝试试验药物死马当活马医。当我说给国企改革一点耐心的时候,有个朋友引用国歌回了我这么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确,从经济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许多指标都和7%的GDP产生背离,但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实在太危言耸听,经济结构问题也没到要做高风险手术的时候,更不至于是一匹死马。相对于没有什么弹性和纵深的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国经济绝对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边不亮西边亮是中国这种大型发展中经济体才独有的权利和福利!

更何况,自政府到市场,自上而下都已经找对了问题的焦点核心与抓手:国企!国企改革也许救不了目前你账户股票的股价,但长远大概率能救中国的经济!

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说:“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巴菲特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美国最具影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过:“不要妄想预测一年或两年后的股市走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你用这几天月的股价走势去套国企改革的价值和前景,并以此指导你的短期投资,你当然会悲观失望:因为你用错了比例尺。股价波动是急惊风,国企改革是慢郎中。但凡你能够看得稍微长远点,你一定会给予国企改革另外一个正确估值!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