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标准化建设的逐年推进,环保部门有能力对突发事故做出基础响应。此次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环境复杂,环境应急监测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爆炸中心区域的监测数据,只能在警戒区外围设立多个固定监测点,使用大气应急监测车进行空气质量的流动监测。
对此,北京怡孚和融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猛认为,在环境应急监测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进入核心现场的时候,大尺度的监测设备3D可视型激光雷达可以作为当前监测手段的补充,对污染团进行定位和追踪,使监测更有针对性,提高监测效率。
他表示,这类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可达水平方向10公里,垂直方向20公里,可以监测污染浓度及扩散趋势,3D扫描对事故区域污染源的扩散走势起到更直观的监测效果,可为前线应急指挥部提供及时可靠的应急决策数据。“目前,国内很多环境监测站缺少此类针对污染源扩散的大尺度监测设备,应急监测设备种类相对单一,应急监测能力尚需完善。”
相比国外,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支持和应急监测标准的建立,各省市逐渐配齐了相关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环境应急监测设备行业企业成长很快,也能参与到突发事件中。
“政府和应急监测设备企业之间的配合对提高我国应急监测水平至关重要,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科研投入,并对应急监测企业进行扶持,合理布控技术资源,增强现场监测仪器的技术储备,防患于未然。” 刘猛说。
目前,这家公司自主研发的应急监测车系列仪器已经为各环保部门监测站所用。在此次天津事故的应急工作中,企业的流动监测车可对特征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供空气污染物的精准量化数据,为灾后空气质量监测提供强有力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