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断头墩和涌 污水直排除臭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林静  浏览次数:493

广州市净水公司:河涌两岸村民住房密集 拆迁难度大 上游未完成截污

“每天从广州大道南园艺场2站经过,可是旁边的河涌特别臭,让人作呕。”家住广州大道南的市民徐先生向本报这样反映。这条河涌名叫墩和涌,从广州海珠区上涌流经广州大道南到桂田村,因为河水很臭常被附近居民投诉。

污水管道口直对河涌

墩和涌自上涌到桂田村,全长约1.8公里,之后有部分是暗渠,属于断头涌,河涌上游有上涌西约和鹭江村两个城中村。

为什么墩和涌会这么臭?海珠区水务工程设施维护管理所傅文通所长说:“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进了墩和涌导致的。”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鹭江村靠近墩和涌的岸边。只见河涌被人用蓝色的铝棚覆盖,流水在棚子下面哗哗作响,在铝棚靠近房屋的地方被人挖掉了几块,一根根污水管管口就暴露在这几处。在这几个管口不远的地方还有几根白色的污水管,这几根白色污水管是河涌旁的楼房安装的下水道,下水道的管口也是直对河涌。傅所长说,这些管口都是村里用来排放污水的,平时村里的生活污水就从这里流进墩和涌。

“墩和涌发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傅所长拿出了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管道的分布图说,鹭江村没有铺设市政污水管道,村里的大部分污水没有地方排放所以就排进了墩和涌。

海珠区作为一个岛区,被珠江前后航道所环抱,利用珠江潮汐进行调水补水是海珠区的先天优势,要让整个海珠水网能够形成稳定的单向流。利用自然潮汐,控制水闸开闭。珠江涨潮时引水入涌,退潮时将水放出,将河涌死水盘活。

“但是墩和涌是一条断头涌,地理位置较高,流向不是东西向而是南北向,潮动力不足,往往是潮水将其他河涌的污水推向墩和涌后,鹭江村新排放的污水又跟着来,所以污水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傅所长无奈地说。

他坦言,潮动力不足其实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城中村里的生活污水的排放,要解决墩和涌发臭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先解决城中村生活污水排放的问题。

无奈:

截污阀致上游水位上升被弃

记者了解到,墩和涌流经广州大道南的叠彩园和逸景翠园之间,而在这个地段是有一个截污阀的,因为该路段仍属于市政路段,水务部门在该流域也设置了一部分悬挂的排污管道。

傅所长说,水务部门在叠彩园流域设置了一个截污阀,截污阀对下游的水质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上游水质没有什么作用。在雨季,截污阀的使用导致上游的水位上升,常常引起水浸,所以目前截污阀没有使用了。

广州市净水公司答复称,墩和涌上游在2010年治水期间已列入改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河涌两岸村民住房密集,拆迁难度大且情况复杂,故上游未完成截污,但采取了临时截污闸拦截上游污水。上游何时完成截污整治,视拆迁或城中村改造进展而定。

治本之策:

沿岸房屋拆出3至5米铺排污管截污

据了解,海珠区共有16条断头涌,包括琶洲涌、沙涌、北降涌、大塘涌、康乐涌、后滘支涌、头围涌、南箕涌、五凤涌、陈涌、人纸涌、沥滘涌、墩和涌、广纸涌、新鱼村涌、南泰涌。断头主要原因多为上游是雨水沟,部分因村民填埋或改造成鱼塘等。

 

海珠区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康乐涌、五凤涌、墩和涌和大塘涌4条城中村河涌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前期征地拆迁进度慢,目前上述4条河涌的截污工程才刚刚完成了约五成。另外,在截污过后,由于这4条涌是断头涌,所以将面临“无水”的困境,计划通过海珠湖引水补水来为这些河涌解渴。

傅所长说,鹭江村村民沿岸建房,没有规划铺设污水管道的地方,要想彻底解决墩和涌发臭的问题要沿岸拆迁出3至5米的距离铺设污水管,将村里的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排污系统进行污水处理才能治本。

但是,在鹭江村里铺设污水管道并非易事。他说,城中村改造中会规划污水管道的铺设位置,但是像鹭江村这样村民沿着河涌建房的情况很多,没有留出铺设污水管道的地方,铺管本身的费用并不高,可是加上拆迁的费用铺管的成本就很高了,铺1米管本来要100元的,加上拆迁费用可能就需要1000元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