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介绍,中山公用水务共有分子公司13家,参股公司3家,合资公司2家,日供水量约130万吨、供水管网4250公里,服务人口约280万人,2011年底,中山公用水务14个水厂的供水产销差率平均约18%,居高不下。对此,集团要求产销差率每年降低1%。
降低产销差:供水管网和表务管理两手硬
2012年,中山公用水务通过对产销差影响因素的分析,决定从供水管网和表务管理入手降低供水产销差。
“供水管网方面,对产销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漏损控制能力不高,以及淘汰及陈旧管道占比过高。”
陈忠介绍,如一部分水司没有查漏队伍,缺乏有经验的专职查漏人员;查漏设备比较简单,主要以听音棒为主;查漏周期长,一般每年查漏缺乏适当的激励制度,查漏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这些都限制着物理漏损控制能力的提升。
同时,部分水司旧管材占比偏高。陈忠介绍,有4家水司镀锌管(GI)占比超过45%,最高达78.99%;部分水司10年以上管龄管道占比超过35%,不但影响水质,也容易发生爆漏。
而表务管理对产销差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水表安装不规范、水表选用不合理。
陈忠介绍,水表安装不规范,会对计量效率产生影响;水表口径不匹配,大马拉小车,影响计量准确性;选型不合理,大部分水司批表过程中只批口径,不批型号,导致最终所选型号不合理,不能确保水表在高效区运行,在流量计选用方面通常是等径更换,流量计的优点得不到充分发挥。
此外,陈忠介绍,水表超期服役情况也比较普遍。经过对超期服役的水表进行鉴定,发现在最小流量附近水表均产生负偏差,最高偏差达到57%,平均偏差12.71%。中山公用水务某分公司抽取了9331户(主要是小口径水表)在换表前后进行了日均水量的对比分析,换表后日均水量增加8.86%。
8项措施:平均产销差两年降低约5%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中山公用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以降低供水产销差。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八项:
1、完善查漏设备。投入约80万元集中采购了4台探管仪和5台听漏仪,分配给一些下属水司,更新和完善查漏设备。
2、积极开展查漏工作。多个水司成立专职查漏队,作为日常工作开展。中心城区还完善了查漏模式,从每年4次周期查漏提高到每月普查一次。
3、引入查漏激励机制。部分水司实施了查漏激励机制,查漏员的收入与查到的漏点数挂钩,完成漏耗指标值给予额外奖励,此外,对报漏人员给予经济奖励,经确认后15元/次。
4、加大管网改造和换表力度。针对旧管材和超期服役水表占比大情况,近几年年均投入4500万元用于旧管网改造,投入1000万元用于水表更换,古镇、港口水司在实施上述措施后,产销差降幅超过7个百分点。
5、加大表务管理技术支持工作。编写了《流量计技术管理规范》、《水表选型、安装技术规程》,为下属公司提供技术指引;组织了表务专题培训,提高从事表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
6、开展水表普查。成立水表普查组,重点查找“大马拉小车”水表、超期服役水表等情况;对大表实施远传监控,及早发现水表异常情况。
7、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下属水司均建立了SCADA压力监控系统,根据压力异常情况及时指导查漏工作,提高查漏效率,对发现发生在偏远地方的漏点、大暗漏点作用尤为明显。
8、实施区域计量。2013年中山公用水务根据“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旧网优先、多方配合、持续实施”的原则,首先在六个旧管网较多且供水产销差偏高的乡镇水司实施了区域计量。由于投资较大,且缺乏经验,目前只是在树状管网或进水源少的区域实施了三级计量。通过区域计量可以快速找到漏损重灾区,使查漏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可以对区域内水量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经过下属水司两年多努力,中山公用水务供水产销差逐年下降,两年平均产销差率下降约5%,如图:
陈忠以民众水司为例,2013年,其更换到期水表和“大马拉小车”水表合计127个,该127个用户半年累计增长用水量33395吨,增幅为20.29%。
降低产销差是系统工程
在产销差逐年降低的情况下,如水资源费按0.12元/吨计算,产销差每降低1%,可节约费用300万元。
陈忠介绍,面对降低产销差如此实际的经济效益,各水司开始重视表务的技术管理,在选择何种水表、多大口径时会首先考虑水表参数,综合比较后确定水表型号,改变了过去单纯为换表而换表的情况,一些如WS、WPD等宽量程水表得到较广泛应用。
虽然,降低产销差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陈忠介绍,管网改造及换表费用巨大,目前,改造费用对产销差降低的贡献较难分析,需要寻找投入产出平衡点。前以声音传播原理为主的查漏法遇到技术瓶颈。区域计量尚未全面发挥作用。
他介绍,降低产销差是系统工程,中山公用水务计划利用目前已建立的营业收费系统、GIS系统、管网水力模型、SCADA系统,并进一步完善区域计量,加强用水量、压力管理以及探索分区供水管理,综合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影响产销差因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