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中心 » 技术前瞻 » 正文

“超能细菌” 专“吃”工业污水中的有毒物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7  来源:扬州新闻网-扬州晚报  浏览次数:765
核心提示:一种“超能细菌”能够“吃”掉当今工业污水里最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再经过有关膜系统处理,可以将散发着刺鼻味道的毒水净化到饮用水的标准。这种神奇的“超能细菌”究竟为何物?它是怎样“出生”的?昨日,记者来到“超能细菌”的“出生地”,江苏天雨环保集团一探究竟。

  “超能细菌”是什么东东?

  能在污水中存活,净化水体

  工业污水一直是水处理的难题,“主要原因是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有害有机物的浓度,比生活污水排放值高出很多。”天雨环保集团总经理王旗军向记者介绍。

  微生物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有力的武器。正常状态下,水中的微生物能吸收和转化某些污染物质,并将大量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水体得到自净。

  然而,大自然中的微生物由于力量较弱,人为导致的污染物势力又太强,大部分微生物被抑制生长或者杀死,水体自净功能遭遇崩溃,致使工业污水处理起来艰难。

  “我们要找的就是能够在原样污水中存活,并具有高效、无害、专一性的降解菌株或菌群。”王旗军称,这就是他梦中的“超能细菌”。

  “寻找”的过程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活。首先通过分析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从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这种降解菌株或菌群,在确定其为非致病菌之后,进行体系外扩大培养,再回注于水处理系统中以提高水处理效果。

  王旗军说,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超能细菌”水处理效果专一性强、速度快、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化工、造纸、制药等高COD、高氨氮废水。

  “超能细菌”怎么诞生的?

  人工驯化,培养细菌“重口味”

  吃货们都知道的,熟食之所以能够较长时间摆放,主要是卤水的含盐量高,抑制了细菌生长。

  “同样的道理,所有工业污水中最难以降解的就是高浓度盐水。”王旗军打了个比方:就像海水一样,含盐量每升达到30克,几乎不可能有细菌生存,也就意味着微生物降解丧失了存在基础。然而,再苦再咸的海水中总会有微生物存在。

  “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如果将筛选出的降解能力强的细菌加以驯化,逐步使之适应高浓度盐水环境并存活,这不就有望破解工业污水处理中最难的环节吗。”

  2007年年底,天雨环保招来了10多位国内顶尖微生物专家,踏上了人工驯化细菌的工程。

  听说过动物的驯化,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如何驯化?

  据专家组领军人物介绍,人工驯化就是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逐步加入某种“盐”物质,让细菌循序渐进地适应这个繁殖环境,从而驯化出对高浓度盐水耐受且能降解的细菌种群。

  “说白了,就是不断调节它们的”菜谱”,形成重口味。”王旗军如是介绍。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2012年,重口味的“超能细菌”终于在扬州天雨环保培养成功。专家们为此驯化了几千代的细菌。

  “超能细菌”好养活吗?

  非常娇贵,一不小心就营养不良

  “超能细菌”宝宝一出世,即刻引起了国内外环保界的目光。王旗军告诉记者,此前,国外也成功繁殖出了高含盐废水中能降解的细菌,“但是,他们卖给国内的是含有这种细菌的污水,60万元一吨。”

  而扬州产的“超能细菌”投资运营成本只有国外的百分之一。

  不过,有了“超能细菌”,相关水处理也并非万事大吉。王旗军表示,“超能细菌”的生存状态非常骄贵,“温度、微量元素含量等等因素,都要计算周全。一不小心就会让它们患上营养不良,什么也吃不下。”

  “超能细菌”吃不下东西就会丧失污水降解功能。但这让王旗军看到了水处理后期运营服务广大的市场,“做工程的毛利非常薄,只有15%左右,而水处理方案解决毛利有50%。”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王旗军告诉记者,更新的规划已在实施中,“将来,坐在家中,通过电脑就可以看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细菌宝宝们的生活状态,实现远程诊治。”

  昨日下午,天雨环保迎来了省发改委“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评选”专家组的考核。据悉,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出台,将启动工业水处理投资盛宴,预计未来5年工业水改造运营年规模有望达千亿。专家们认为,“这足够支撑天雨环保未来的高速增长。” 记者 孙炎

  延伸阅读

  治理污水 扬州有妙招

  “水上花岛”风韵宛然

  市涵闸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在保障河上打造秀美的“水上花岛”,同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建设部门在全长约2公里、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水域,种植了菖蒲、花叶芦苇、睡莲等20余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氮、磷等营养成分原理,将水耕栽培与水质净化结合;利用植物根系对富营养化成分的吸收,来净化水质。它还向水中输送氧气,动物性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很快在水面下聚集繁殖。正是因为大量水生植物的存在,才保持了保障河的良好水质。

  “模块墙”建生态驳岸

  引潮河实施整治时,我市曾用了一种“模块墙”的生态护坡方法,在市区开了先河。

  施工人员沿河岸砌起了高约2.5米“模块墙”。墙砖呈三角状,上有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3种大小不一的透气孔,砖与砖之间横向留有不到一指宽的缝隙。据介绍,“模块墙”使“墙”的上下、左右相互贯通,在河水和河岸之间辟出一条通道,有利于水体和陆地的生物交换。

  引潮河还采用了二级驳岸,即河岸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打上松木桩,阻止水土流失。这些松木桩用沥青作防腐处理,确保其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另外,河面浅水区,还种植了水生植物,以固土吸污。

  “生物浮床”改善水质

  治理杨庄河时,市涵闸处与扬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使用增氧机、空心球、净水砖,建起立体生态网,实施综合生态治污。

  为保证向杨庄河输送的水体有较高的溶解氧,治污先向引水中曝气。即在潜水泵入口处安装一个转盘,飞速旋转中,使得活水能够充分融入一定的氧气。

  杨庄河上,有不少和乒乓球一样大小的空心球,被固定在一段河床内。它们是用来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传统的生物膜法,更新需要较强的水力搅动条件和曝气条件,安装也较麻烦;专家组选用多面空心球填料,其比表面积大,污泥产量少,安装容易。

  河床以及两岸,还散布了一块块砖头。这可不是一般的砖头,而是将具有高效净水能力的微生物—发酵大豆杆状菌与多孔矿物颗粒、强碱火山灰水泥拌和,制作成的多孔隙的生态净水砖。

  为了保持河水水质,杨庄河采用生物浮床技术,将水生或陆生植物安放固定在漂浮塑料泡沫上,植物根系伸入水中,吸收水中污染物。

  两个多月后,杨庄河水中溶解氧从原来的“1”提升到“3”,河水接近四类水标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