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上海金山有望喝上“深度处理”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勇娣 宝福民  浏览次数:657

这两天,位于亭枫公路上的金山一水厂里,工作人员正处于24小时的紧张忙碌中:除了“紧跟”常规的制水工艺,一些人还得调试新装的臭氧发生器,另一些人则需往新建的活性炭滤池里大量投放活性炭……春节前后,上海金山全区70多万常住居民有望喝上“深度处理”的好水。

此前,当地百姓已经发现了水的变化。几个月前,金山一水厂运行管理部经理周良去不远处的枫泾加油站加油,那里的工作人员一听说他是那家大水厂的,立刻来了精神:“现在的自来水真的变好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讲述道,如今,家里水龙头里接出来的水不仅没了气味,透明度也更高了,更不用担心洗澡时淋蓬头会被水垢堵塞了。

“水的问题,是金山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我们哪怕少上几个其他大项目,也要尽快让居民群众喝上好水。把钱“砸”在水里,绝不会打水漂……”金山区区长李跃旗告诉记者,近三年来,金山区已连续投入10多亿元全面推进集约化供水,目前终于形成了“统一供水、集中取水、一网供水、分片调度”格局,春节前将完成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

就着一张地图,金山区水务局副局长鞠东斌首先给记者讲述了全区取水口的变迁。曾经,当地有着大大小小20多个水厂,多为乡镇水厂和村级小水厂,规模小、工艺差,而且基本都在附近的内河里取水。比如石化水厂的取水口在紫石泾,只能算是黄浦江支流的支流;而枫泾水厂和兴塔水厂的取水口则分别在黄良甫、秀州塘……这些开放式、多功能的河道,不仅在原水的水质上很难达到要求,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水污染风险,总让人担心受怕。但如今,全区供水全部集中到了日供应规模在40万吨的金山一水厂,取水口更从内河迁移到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松浦大桥附近,相比最后一个切换的石化水厂取水口“上溯”了30公里左右。

几年来,金山供水已然发生了“三级跳”。第一步,始于2005年。这一年该区建成了金山一水厂一期,不仅集约化供水规模达到20万吨,制水工艺也大幅提升,于是第二年全区顺利关闭了15座乡镇小水厂。第二步,是在2011年底启动金山一水厂二期建设,到去年7月集约化供水能力达到40万吨,正式覆盖到全区70多万常住人口。由此,全区关闭了枫泾、兴塔、石化等最后4座小水厂。第三步,则是眼下正在全面推进的“深度处理”工程。金山供水,从“扩容”迈向了“提质”。

眼下,在金山一水厂里,围绕“深度处理”的一系列设备和工艺已上马。周良介绍说,目前,在原来的常规水处理工艺上,他们新增了“臭氧消毒”和“活性炭过滤”两大工艺,其中臭氧消毒一环,将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分解,使之能被活性炭更好地吸附;同时,耗氧菌也将把有机物作为养分进行消耗……如此一来,水里的有机污染物将进一步减少,水质也会比原来有明显提升。

明天,金山一水厂将迎来上百位网友和居民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大家可以亲眼目睹自己所喝的自来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届时,不仅天天喝水的居民能感受到新变化,我们还可以用国家新颁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指标来说话。”周良底气十足地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