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胜利油田最后一个采油污水外排口——桩西采油厂长堤污水处理站外排口正式关闭,此举标志着胜利油田结束采油污水外排的历史,提前实现了“十二五”采油污水零排放目标。
油田外排的采油污水,主要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注采不平衡时产生的。桩西采油厂厂长冯斌戏称自己是“采水厂”厂长,他管理的油田综合含水量已经高达94.6%,也就是说,每从地下采出100吨液量,只有5.4吨是原油,其余94.6吨都是水。
像桩西厂一样,胜利油田正处在特高含水开发期,每天产生80多万立方米采油污水。这些污水超过95%经过处理后回注地下,实现循环利用,富余的污水则需要经过氧化塘技术处理后达标排放。
包括桩西厂在内,胜利油田有三个采油污水外排口,2012年日排污水4万立方米。但采油污水外排,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舆论和环保压力,国家及地方政府排放标准不断提高。2011年1月1日起,我省要求所有外排工业污水必须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即COD、氨氮浓度分别为60毫克/升、10毫克/升。2013年,这一标准进一步提高,COD、氨氮浓度分别为50毫克/升、5毫克/升。胜利油田安全环保处污染治理科副科长牛春荣说,这个标准已经达到油田外排污水处理的极限。
达标排放门槛不断提高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受限,采油污水超标排污的矛盾凸显,胜利油田只能关闭污水外排口。今年6月,孤东、现河两个外排口率先关闭。
如何消化每年4万立方米采油污水?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污水减排领导小组组长孙焕泉说,他们靠的是开发与减排一体化,从源头和技术两个方面应对,确保完成零排放目标。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是胜利油田消化采油污水的一大原则。每天来自海上的5000多立方米采油污水,输送到陆地严格处理后,再返输到海上油田;来自不同地层的采油污水,经过处理后也返注回原来的地层。跨区域调水也在陆地油田同时进行,采油污水富余的现河采油厂的污水经处理后,被调往缺水的东辛采油厂,实现了跨区域的新平衡。
更重要的是开发理念的转变。东辛采油厂的辛1沙一4断块,原本只有一口油井还在生产,日产油不到两吨。地质人员将水井离油井的距离从200米加长到1000米,每天增加1700立方米污水回注,新办法不仅减少了污水外排,还增强了驱油效果,该区块3口长停井奇迹般地恢复了生产。
■相关链接
山东十二五减排目标: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177.4万吨、15.29万吨以内,比2010年分别减少12%(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9%)、13.3%(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