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昌平区将新建6座镇级污水处理厂。这6座污水处理厂将采取BOT特许经营的建设模式。预计到2015年,昌平新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
根据昌平区污水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项目打捆运作的投资思路,昌平拟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据了解,BOT特许经营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昌平全区20个镇、街道中有12个镇已有污水处理设施,有3个镇污水处理设施在建,有5个镇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明年拟新建的6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位于流村镇、小汤山镇、南口镇、延寿镇、十三陵镇长陵和定陵。加上其它已建和在建的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底,昌平将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在各中心镇区的全覆盖,新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
针对BOT模式,昌平还将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如市和区县配“网”,根据需要支持镇乡建设污水管网或随路实施一部分污水管网;由区县和所属镇自行决定污水处理费分担比例,确保专业公司稳定运营。
据了解,6座污水处理厂中,小汤山镇污水处理厂规模最大,设计处理能力是7万立方米每日。它承担着崔村镇、兴寿镇中心区、兴寿镇工业区及六环路以北小汤山北部地区的污水处理任务。另外5座处理厂规模不大,但都能解决目前污水直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