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水资源 » 节水回用 » 正文

尊重自然 集约化管理污水处理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8  来源:能源世界  浏览次数:909
核心提示:污水处理问题是一个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第八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记者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晓昌教授进行了专访。

近年来,我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目前,污水处理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用于收集和处理大流量污水,能够可靠地、高效地管理和控制污水处理的运行;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最大的好处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现场条件,可便捷、快速地实现污水处理,并且投资和维护费用较低。两种建设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模式最合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孰优孰劣,两种处理模式的争论一直存在,藉此机会,我们请教了王教授。 

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已经成为集中处理方式的一种有益而必需的补充。 

王晓昌教授认为,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绝对不是对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否定,而是一个补充。对于一些大型城市,或者已经建立起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备,应充分利用。对于一些小城镇和城市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已经成为集中处理方式的一种有益而必需的补充。从王教授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污水的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两种不可缺少又不能替代的形式,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坚持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将成为提高污水处理率甚至河流综合治理效率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分散式污水处理还缺乏成熟的经验。与国外相比,相关规范标准、认证体系、运行管理等方面尚不健全。当务之急,需要建立起统一的设计标准、产品标准、认证体系,以及专门的系统服务公司。 

综合集成,提升我国城镇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共性技术水平。技术应用要充分考虑本地适应性,尊重科学,将污水处理体系处理融入自然循环。 

作为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与示范”主题专家组成员,以及该主题下“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的负责人,王教授提到,该项目针对我国城镇水环境污染的共性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现状,提出了从源头到水体的综合治理理念。综合集成,提升我国城镇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共性技术水平一直是王教授坚持治理方向。他称,技术应用要充分考虑本地适应性,尊重科学,将污水处理体系处理融入自然循环。 

水环境恶化的实质是生态系统失调,营养物质向系统外转移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力量。王教授提出,水环境的治理策略应着眼于污染物迁移和源头污染控制两个方面,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社会-生态关系。 

在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和评估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完善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未来城市的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应该是最接近自然的系统。 

研究发现,在自然循环系统中,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超乎人类的想象。在交谈中,记者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王教授的设计理念,在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和评估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完善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未来城市的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应该是最接近自然的系统。 

未来,通过系统设计和综合规划,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甚至农村,都宜拥有运行分散式水处理的系统。那么,城市的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将实现与城市水环境浑然一体,再处理水可充分融入到自然循环系统中。 

人类的发展应该始终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不破坏大自然本色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还原水体的原始状态,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人类都市景观与自然的完美交融,这将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