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企业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负责25年的运行;水务局、环保局负责监管,按每立方米支付再生水处理费用;企业在运行中逐步收回建设费用,取得一定利润。”笔者从顺义区水务局获悉,这种全新的污水处理建设运行管理新模式正在该区试点推行。
顺义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完成新城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的目标”总体要求,2012年,市发展改革委计划采用“打捆”方式在全市推行BOT模式建设小城镇再生水厂,顺义区为试点推行。该区将拿出北小营、木林、龙湾屯等8处再生水厂的建设运营和赵全营、杨镇两处再生水厂的运营,以BOT“打捆”建设模式和实施特许经营方式运行,以社会融资的方式,加快项目推进。
该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顺义区污水处理率为77.5%,其中新城地区污水处理率为97.5%,新城以外地区污水处理率仅为41%,个别镇还没有污水处理厂。通过这次招标方式委托专业运营公司,将提高镇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降低运行管理费用。这些工程将于2013年初开始建设,先期建设2至3个。待全部建成后,顺义再生水日处理能力将再增加近5万吨,届时,顺义将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全覆盖。”截至目前,顺义区共有区级再生水厂7处、镇级再生水厂7处、村级污水处理站35处,日处理能力4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