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污染治理步步推进的同时,河北邢台市卫生局、市环保局联合启动医疗污水专项整治行动,将医疗污水纳入医疗机构校验,并实行一票否决。
医疗污水未经处理危害有多大?
全市日排放2000多吨,涉及多种生物性、化学性、毒性或放射性污染
据市卫生部门统计数据,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6500多家,床位数10000多张,每天排放污水约2000多吨。
医疗污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这些废水的来源决定了其万分复杂性,涉及多种生物性、化学性、毒性或放射性污染。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在驻市医疗机构及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及乡镇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大多没有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的医院甚至直接将污水排入明渠或河道。”10月23日,市环保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徐怀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医院,其治理工艺和管理水平也很不规范,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外排污水达不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与工业废水相比,医疗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危害也更大。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徐怀亮介绍,医疗废水中除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原体外,还含有化学药剂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对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几大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疗污水,不经过消毒、灭活等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入外环境,往往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环保、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分析,造成当前医疗污水处理率低的原因是,环境和卫生监管缺失,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缺乏有效管理;个别医疗单位环境意识薄弱,医院建设初期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未履行环保“三同时”要求,处理设施没有配套建设或标准低,达不到排放标准。
医疗污水治理能否全程控制?
综合施治,各负其责,保证治污设备全天候运转
据了解,《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控制指标有20多项,而医疗污水来源的多样性和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理工艺不是靠单一模式就能治理达标的。
市环保局污防科的工作人员介绍,治理医疗污水必须采取全程控制,选取综合性的治理工艺,遵循六项原则,即全过程控制原则、减量化原则、就地处理原则、分类指导原则、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生态安全原则。
那么,医疗机构是怎样落实的呢?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进行采访。这所医院目前拥有床位1000多张,是全市惟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年产生医疗污水18万吨,也是全市产生医疗污水量最多的医院。
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西侧的医疗污水处理车间,记者看到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转。负责操作的刘根会师傅向记者介绍,门诊楼下有一个大型的蓄水池,医院内所有的污水都通过管道流到这里。设备启动运行后,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抽到两台密闭的活性炭过滤器,再经过6道程序对污水进行处理,经设备自动检测合格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刘根会说,这套设备是全自动的,一天24小时运转,工作人员只需按时添加处理原料就行。
在医院的污水运行记录册上,记者看到设备的运行有着详细的记录,而且工作人员每两天对处理后的水质自行检测一次,并存有记录。医院副院长李瑞雪说:“医院每年对污水处理的投入是毫不吝啬的,仅购置这套设备就40多万元,每年的污水处理成本就要20多万元,确保水质全部达标。”
下午,记者在市区又走访了几家医疗机构,发现部分民营医院的管理很不规范,有的设备运转不正常,有的根本就没有处理设备。
污水排放不达标将负何责?
责令限期整改,如仍不达标,医疗机构将被注销
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能够认真执行,但也有个别存在着侥幸心理。
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李高堂介绍说,为防止医院排放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污水处理持续达标排放,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按照规定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接受环保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医院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从今年起,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纳入医疗机构校验,实行一票否决,凡不能提供污水检测合格报告的医院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票否决从根本上卡住了医疗‘毒’水,这一条规定是非常严厉的。”李高堂说,如果哪家医疗污水检测不合格,在医疗机构现场校验时就不会通过,而且会责令限期3个月进行整改,如整改后还达不到排放标准,卫生部门将按规定对医疗机构进行注销。
据了解,我市各级卫生、环保部门已经建立健全了长效监管、信息通报等联动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检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污水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