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渤海环境恶化 污水处理跟不上发展步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09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李鸽 袁文瑞  浏览次数:584

渤海早报记者在唐山市调查发现,作为重工业城市,这座城市的工业企业比较多。资料显示,自1957年后, 唐山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居于三类产业之首, 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比较集中,在全国名列前茅。

唐山市污水处理主要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运营和负责。该公司目前下辖5个污水处理厂,大多建成于1997年至2005年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到2006年,唐山市的废水排放总量已达39148万吨。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043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8712万吨。此后数年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仍在不断增长。然而,污水处理产能有限以及不合理布局等制约了环境保护。

仅能处理一半人口生活污水

据有关资料显示,唐山城市排水公司下属的西郊污水处理厂1985年建成投产,是河北省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6万吨,主要处理市区西部居民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用水,服务面积达22.2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5.83万人。

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日处理污水12万吨,自2005年7月16日开始运行,实际日处理量超过8万吨,主要是处理市区西部建成区工商业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工矿企业的工业废水,服务面积2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为39.56万人。

丰润污水处理厂1992年建成投产,日处理能力3.3万吨,服务面积达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4万人。东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万吨,主要是处理市中心东部140家工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和60个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4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4.27万人。

北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万吨,主要处理市区东北部地区40个工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和24个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及高科技开发区的污水、服务面积达4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6.4万人。

经过简单计算,现有的这5座污水处理厂总计能处理160.06万人的生活污水。随着唐山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人口聚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唐山市已有人口758万人,市区共有318万多人。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仅160.06万人,仅能处理一半人口的生活污水。

布局不合理逐渐显现

记者在唐山实地考察发现,唐山城市排水公司下辖的5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在东郊、西郊、北郊等市区周围。随着城市的开发,市内的工业企业有向郊县以及海边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工业区等地转移的趋势。

2008年唐山市发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为进一步优化唐山市产业布局,改善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促进城区工业企业向沿海“四点一带”区域集聚。唐山从2008年开始,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城区规划内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大型装备制造业向曹妃甸新区转移,一般装备制造业向丰南工业区转移,化工产业向南堡开发区转移,陶瓷行业向海港开发区转移,形成行业相对集中、产业辐射有序的分布格局。

同时,在乐亭新区、曹妃甸新区统一规划建立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向列入搬迁规划、自行选址有难度的中小企业提供搬迁新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按规划中向四点一带转移外,唐山市下属的其他区县也积极争取机会,建设产业园区。如滦县设立茨榆坨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吸引市内企业搬迁到该园区。在这个过程中,玉田、古冶、开平等区县也入驻了一批新的工业企业。

虽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陆续向海边迁移,污水处理厂仍然集中布局在市区周围,使得一些企业产生的废水不能就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偷排的隐患。

海港开发区一家中型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污水处理厂不在附近,只能自建污水处理设备,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在集中污水处理方面受限,自建环保设备的积极性也不高,产生的工业废水存在偷排隐患。

污水处理产能亟待提升

记者一行在唐山市的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调查发现,虽然这些区域已规划了污水处理项目,但是由于资金和其他原因,后期工程并未落实,仍存在着污水处理产能不够用的状况。9月12日,记者在曹妃甸工业区中心路段看到,指路标志上有一家污水处理厂,但记者并未找到。

9月14日,记者在乐亭调查得知,乐亭县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过程曾出现波折,建成后也一直未投入使用。据附近韩坨村和棘坨村村民介绍,最近该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塌陷。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工人们正在重新铺设排水管,污水处理陷入停滞。

河北理工大学科协发布的《关于唐山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建议》中指出,唐山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未完全发挥。由于对城市排水系统理解的偏差和投资渠道等原因,造成了污水处理建设只注重污水处理项目,而忽视配套排水管网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进厂污水量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造成了“大马拉小车”的局面。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未能完全发挥,另一方面,部分区域污水因管道未接通而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目前唐山市相关政府部门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投入。目前已有瑞典普拉克公司有投资意向,拟在曹妃甸设立污水处理项目。此外,唐山市4个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也立项,近期宣布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6亿元,具体建设工期尚未明确。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军教授指出,目前在渤海湾周围设立了大量的工业开发区,如唐山的曹妃甸、南堡;沧州的渤海新区、临港开发区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污水处理项目跟进服务,否则这些企业产生的污水很可能就近排放,快速进入渤海,对渤海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相关人士同时指出,由于污水处理项目投资金额大,运营成本高,部分污水处理项目虽然已规划立项,但资金难以落实,或者后续经营遇到难题,都使污水处理环节出现问题,最终污染水体,没有保护好水资源。建议政府部门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利用BOT、TOT等方式筹资解决污水处理项目资金,尽快增加污水处理产能,跟上快速发展的工业产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