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浦江县各条河流的糟糕水质引起了不少市民和媒体的关注,由于大规模不规范的水晶加工,以及大量外来人口进入给浦江带来的巨大生活污水压力,让包括浦阳江在内的浦江多条河流变成了污染严重的“牛奶河”,多条河更是达到了劣五类水质。为此,浦江政府及环保局等各部门积极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治水行动,五个月来,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日前,记者从浦江环保局了解到,自今年4月整治以来,“水晶之都”浦江县一共拆除违法建筑180万平方米,取缔无照水晶加工户9971家,“个转企”432家。“母亲河”浦阳江流入下游诸暨的断面水质,已经摆脱劣五类,连续5个月考评优秀,源头支流寿溪的水质,也从常年黑臭的劣五类改善为二类水质。
“现在小作坊基本上已经关掉了,规模大的是保留下来的。”浦江县浦阳镇金坑岭一家水晶厂厂主老冯告诉记者,浦江县几个月来的治污,让浦江的水质有明显的好转,自己家门口的河水也变清了很多。
“水晶之都”频现“五彩河”
乱排抛光粉是主要污染物
水晶是浦江的支柱产业,浙江省水晶工艺制品协会理事、浦江县阿里水晶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忠诚告诉记者,浦江的水晶产业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从最开始只有几户人家在做,到如今38万浦江人中,有20多万人从事着水晶生产加工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外来人口,小作坊更是数不胜数。
但由于前几年市场发展很快,不少无照小作坊甚至一些大的水晶厂都没有安装沉淀池,生产污水直接排向河流,使许多河流成为了被污染的“五彩河”。
老冯的水晶厂开了6年了,是被保留下来的水晶厂之一,规模比较大,投入有几千万,机器也有上百台。据老冯介绍,单单一个浦阳镇,从事水晶生产的就有好几万人。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就是生产水晶过程中产生的抛光粉,不同种类的水晶排出的抛光粉颜色也就不同,被污染的河流也就“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了。
因为抛光粉是不溶于水的,其实只要安装了沉淀池,把抛光粉沉淀掉,水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我们大型的水晶厂都是安装了沉淀池的,但是一些小作坊并没有安装。”
另外,老冯说,前几年大家的环保意识不够,对河流的保护意识也不强,并不是所有的厂都安装了沉淀池。“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浦江,政府也开始大力整治了,一旦被查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而且现在小作坊被取缔,所以我认为偷排污水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无照小作坊为节约成本
基本都是直接排污
而自今年4月以来,“水晶之都”的浦江县已取缔了近万户无照小作坊。浦江环保局办公室的戴主任表示:“浦江水晶加工的小作坊主,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口,他们的大量涌入对浦江生活污染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加上他们粗放型加工,没有环保概念,导致了浦江的环境危机。”
浦江县浦阳镇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作坊老板王某,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作坊是做“烫钻”的,“就是贴在衣服上面的亮钻水晶”。平时生产过程中抛光打出来的“抛光粉”是粉红色的,因为作坊里面并没有安装沉淀池,所以这些抛光粉每次都是直接排到厂后面的河里。
那么,为什么小作坊里不安装沉淀池呢?“这几年水晶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小作坊本身就没什么赚头,一个沉淀池起码要几万块。”王某说,“对于大中型水晶厂来说几万块钱价格不高,可是对于我们本身盈利很低的小作坊来说,未免太不划算了,所以一开始办起来的时候大家就没想过要安装。”
记者了解到,目前,王某的小作坊已经被取缔了。因为他不是本地人,所以上个月他已经离开了浦江。“附近的小作坊都拆掉了,很多人都回老家了。也有些小厂是考虑着几家合并成一家大的,我的话还是决定转行回老家做生意去了。”另外,王某向记者表示,除了考虑成本,缺乏环保意识也是当地小作坊主排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面治理提升水质
将建园区统一管理水晶加工厂
家住浦江县浦阳镇金坑岭的吴家胜告诉记者:“之前一到夏天,浦阳江就很臭,基本上行人都要绕道走的。但是今年夏天,尤其这段时间,水明显比以前清澈了,好多人都愿意去浦阳江边纳凉了。”
浦江环保局办公室的戴主任表示,浦阳江水质也已从劣五类升级为五类,并在今年1至8月的省内评价中保持优秀,而为了达到今天的成绩,浦阳县各部门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戴主任告诉记者,从4月份整治至今,他们除了关停上万家水晶加工小作坊外,还整治了建筑业等重点行业,并关闭了农村200多家畜禽养殖场,清理了河道的淤泥、垃圾等。接下来,剩下的小型水晶加工厂将进入“小上规”模式,引导他们进入水晶加工园区进行统一管理,产生的污水也将被统一处理。“目前,一个加工园已经做好了土地登记,另外有两三个还在登记中,加工园的建设工作也将陆续进行。”
戴主任说,通过这次的整治,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万外来人口离开了浦江,“相信接下来浦江水质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