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关注 » 环境曝光 » 水污染 » 正文

深圳:工厂偷排屡禁不止 生活污水直排河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7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694

深圳最大河流茅洲河及其支流污染严重,流域内300万人的生活环境面临威胁。

工业布局重、偷排漏排屡禁不止,人口密度大、生活污水直排河内,双重污染叠加,造成河流水质愈加恶劣。

近年茅洲河治污屡屡见诸政府文件,治理工作正在进行。

盛夏时节,临河而居戏水消暑,本应令人向往,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茅洲河及其支流边上的居民,却被阵阵恶臭熏得开不了窗。

这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澈得可以直接饮用的深圳第一大河,如今漆黑发臭,影响着流域内300万人的生活环境。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虽然治理多年,但始终见效不大。

各支流污染严重

8月26日下午3时,宝安区室外温度超过30摄氏度。记者站在茅洲河边,河流的腥臭在热浪的蒸腾中异常刺鼻,令人窒息。黑色的河流上漂浮着各种塑料、废弃物,沿着两岸的厂区、住宅区,缓缓流向入海口。让人无法想象,就是这条河,多年来哺育着深圳西部光明、宝安等区沿岸居民。

茅洲河,发源于深圳境内的羊台山北麓,流域面积388.23平方公里,为深圳与东莞的界河。其中,深圳市境内流域面积310.85平方公里。它向西流经光明新区、宝安区,在宝安沙井汇入珠江口伶仃洋,是深圳最大的河流。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茅洲河污染程度逐年加剧,河道淤积严重,汛期流域内洪涝灾害频发,更因其黑臭被当地人称为“黑河”。

“家里都不敢开窗。”在茅洲河附近居住了近10年的陈女士说,初搬来时,污染情况已经很严重,“企业排污量不断增大,河水的臭味也越来越明显。很多人住久了也就习惯了。不然,还能怎样呢?”

记者看到,宝安区境内的茅洲河各支流的河面,虽然普遍比茅洲河略窄,但污染的情况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在河边随处可见,河流中漂浮着黑色的油状物质,聚集着大量的白色垃圾。或明或暗的排污口向河流排泄着各种垃圾,河面上不时冒出一大片黑色油状物……

茅洲河的水质究竟有多差?不久前,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项监测结果显示,茅洲河干流和15条主要支流水质均劣于Ⅴ类,氨氮、总磷等指标严重超标。位于深圳境内的10条支流中,老虎坑水污染最严重,氨氮超标高达23.2倍,堪称“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工业、生活污水叠加

“工业布局重是茅洲河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相关人员表示。

据了解,深圳市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而茅洲河流域内的部分街道则聚集了一批电镀线路板等配套生产企业,“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原特区内的很多污染企业迁到了这里。”该人员表示。

据宝安环水局介绍,茅洲河流域内,松岗、沙井、石岩街道有工业企业7430家,其中重污染235家,每天产生工业废水9.2万吨。

工业污水偷排的情况在这里也屡禁不止,此前更被媒体曝出茅洲河两岸厂房招租污染企业,“打点”当地环保执法人员即可肆意排污。尽管宝安环水局对此予以否认,但也坦承,“由于流域工业企业众多,人口十分密集,虽然对重污染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但企业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偷排漏排行为屡罚不止。”

此外,茅洲河在深圳流经光明新区、宝安区松岗等5个街道,人口总数约300万。仅宝安区松岗、沙井和石岩三个街道,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就高达47万吨,生活污染源对河流污染贡献率占到96%以上。

何先生跟随来深圳打工的儿子,居住在共和村。茅洲河的支流从村里流过。何先生表示,村里的房子都是农民房,下水管道与河流贯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里,“根本没人管”。尤其到了雨天,开闸泄洪,生活垃圾、污水全部涌入干流,污染格外严重。

据了解,茅洲河流域内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00万吨/天,其中深圳占到80万吨。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为60万吨,只是排放量的60%,实际处理率仅为53.8%。

此外,部分街道生活污水尚未接入污水处理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而非法养殖业的猖狂排污,又使工业、生活污水的污染叠加,严重影响河流水质。

治理污染难在哪

在深圳,茅洲河污染,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黑色的河水、刺鼻的臭味还有漂浮的垃圾,昔日清澈的母亲河已经成为一团“浆糊”。

“多年来对茅洲河的关注、治理的呼声并不少,也有各种治理的提法,但河水还是如此黑臭。”市民李先生无奈地说。

据了解,在2013年3月启动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中,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列入其中,且成为10个省级挂牌督办重点环境问题之一。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将通过综合治理的手段,使河道水质达景观用水标准。5月份,深圳市水务局发布消息称,今年将启动长度为18.85公里的茅洲河中上游段干流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总概算17.49亿,1公里花费约1亿元。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关于“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近期开工”、“力争数年内解决问题”、砸重金治污等信息几乎每年都有提及。尽管宝安环水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茅洲河宝安段2012年综合污染指数均值比2011年下降21.4%,水质略有好转,但一眼望去,茅洲河现状仍不堪入目,宝安区更是“无河不污”。

宝安区副区长廖少权此前表示,从2007年起,宝安区大力推进茅洲河综合整治工作,并且第一阶段的清淤清障工程已于2010年底完工。第二阶段的综合整治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据记者了解,茅洲河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有四大难题: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部分污水直接入河;二是沿河两岸的工厂数量庞大,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经济负荷,而污染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较为漫长,污染源短时间难以消除;三是流域内违章养殖对茅洲河水质影响较大;四是界河段整治涉及深莞两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同步治污。

记者就茅洲河治理面临的具体困难及下一步的治理计划,致电深圳市人居环境委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仅提供了接受采访函的传真号码,此后电话便再无法接通。记者同时致函该委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之时,该委没有任何回应。

“经常听到要整治茅洲河,每一次都像要脱胎换骨。”市民胡女士说,但是实际并没有感到特别大的变化,河水还是又黑又臭,排污企业直排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