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平谷区马坊镇污水处理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了周边多个村镇的污水处理需要。
晶莹透亮的清水,从出水口“哗哗”流出,通过管道,注入远处的小龙河。上午10时,马坊污水处理厂西侧的小龙河畔,垂柳包围着一汪碧水,湿地公园内新建的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居民和游人不时走过。
作为北京市首批引进的社会资本再生水厂建设运营项目之一,马坊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使得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告别简陋的直排历史,也为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探明道路。今后,本市将把小城镇再生水厂以 “打捆”方式由区县公开招标确定特许经营者,实行一区(县)一主体,规模化建设和运营。目前,首批涉及的三个区县、35个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从烂泥塘到一汪碧水
“没有污水处理厂的时候,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直接被排进周围的小龙河。”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王建就是马坊镇人。污水直排,无论对河流还是土壤环境都有影响。“那会小龙河沿岸就是烂泥塘,气味也差,都没法靠近。”
想告别污水直排,就得建设污水处理厂。但长期以来,北京市的污水处理厂依靠市、区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和运营。小城镇污水厂散、小的特点,缺乏对专业公司的吸引力,多年来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是由镇里负责运营。
在部分镇级污水处理厂,由于这种“各自为战”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心城、新城污水处理厂污水都已“吃不下”,部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却还是“吃不饱”。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像洳河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这样具有甲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资质的机构,一直没有介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渠道。
去年,北京给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开了一扇门。作为北京市首批引进的社会资本再生水厂建设运营项目,由社会资本构成的北京洳河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招标,如愿成为平谷区15个乡镇的16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专业团队引入“火眼金睛”
走进马坊污水处理厂大门,就是污水进厂后的第一关——由水泥浇筑而成的格栅间。站在格栅间前,一股异味扑面而来。还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呈现深黄色,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泥沙等悬浮物,先得经过格栅过滤这一关。
“经过粗格栅过滤的污水,通过提升泵,被抽到这个旋流沉砂池。”北京洳河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陈浩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黄色的建筑。这里可以让泥沙这些细小的悬浮物被吸附掉。经过这两道工序,污水的颜色已经变得浅了不少。
“这样的污水,就可以进行进厂时的实时监测了。”紧挨着旋流沉砂池的一栋蓝色“房子”里,几台仪器闪烁着红灯,正在实时运转。“实时监测”监测些什么?原来,通过仪器,可以测得污水的PH值、氨、氮等元素的含量。这些专业的监测仪器就好像一双“火眼金睛”,每2个小时把实时数据传送到区环保局、区水务局的网络平台。
陈浩说,这样的“实时监测”就是专业化的污水处理团队带来的变化之一。数据实时汇总到主管部门,能够让污水处理的情况时刻更新,便于监测,一旦出现问题,也可及时采取措施。
如今,马坊污水处理厂一天就能处理3600吨污水。处理过的污水变成再生水,全部回灌小龙河,改善河道的水质。
“打捆”运营分担成本
一个企业,“打捆”建设运营16个污水处理厂。这种新模式,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和运营的专业化。
“举个例子,在几个临近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一个实验室,就能实现所有水厂每天进出口水质的监测;以前一个污水处理厂就得配一个技术组,现在只需配备一个10人左右的技术团队,就能完成所有污水处理厂的维修和维护。”陈浩说,像马坊镇这样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以往光是工作人员就得配备20人,而现在的实际运营中仅需11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与此同时,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企业有了年限的保障,不必担心投资得不到回报。
去年,专业的污水处理公司碧水源与顺义区水务局签订了顺义区镇级再生水厂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期为25年。在合作中,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分工、职责均非常明确。企业出资建厂运营,北京市、区政府负担配套管网建设费用,环保、水务部门负责对出水水质、水量进行监管,并按照污水处理量和再生水水质拨付运行费用。
在污水处理领域,所有的小城镇新建再生水厂都将由社会投资人建设、运营和维护。像马坊镇这样“高端”的污水处理厂,未来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京的小城镇,填补原先的“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