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关注 » 环境曝光 » 水污染 » 正文

环保部:北京五大水系各条河流水质均超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1276
核心提示:北京这类的超大型城市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污水处理能力,但水环境质量差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原因在于水资源短缺环境的承载能力较低,必须彻底截污处理方可改善。年初,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预计筹措近300亿元资金用于水环境治理,围绕提高环境承载力,提高再生水、循环水的使用比例,提高水处理标准,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从而改善水环境现状。

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以下简称“华北督查中心”)近日对北京市城市下游地表水河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督察。督察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市下游各水系均存在污染。全市五大水系中所查的50条河流,除9条无水外,条条河流水质超标。 

现状:各水系下游均严重污染 

记者了解到,此次督察涉及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潮白河以及蓟运河五大水系的50条河(沟),基本覆盖了北京下游所有水系的所有河流。经对37条河流现场采样,检测结果全部超标,有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十分严重。 

作为北京市最重要的排水河道,北运河承担着中心城区90%的排水任务,北运河水系覆盖区域占了全市70%的人口、80%的经济总量,因流经地区排污量巨大,造成水体质量超标严重。北运河水系排入小龙河的一条水沟,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分别超标94.75倍、75.5倍和26倍;从污染物种类看,以氨氮污染最为严重,38个水样中氨氮超标10倍以上的有14个,占35%;化学需氧量超标10倍以上的样本为两个,占5%;总磷超标10倍以上的有5个,占12.5%。 

不仅是北运河水系,北京市其他河流的整体状况也不乐观。 

调查显示,北京市在一些人口较高度集聚的城乡接合地区,污水处理站仅覆盖60%~70%的区域,而污水收集管网更是不配套,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大兴区辖19个镇(街道)只有7个建有污水处理厂,其中黄村镇34个村仍有10多个村没有配套建设污水管网。丰台区朱家坟路东侧的牤牛河,自云岗路与朱家坟路交叉口向北不足1千米就有16个排污口。 

督察中还发现,一些远郊区县存在相当数量的各类加工作坊,这些作坊产生的废水大多直排。一些乡镇的餐饮、洗车、洗浴等服务类企业,污水也没有收集和处理,大多直接排入河道。 

除此之外,向河道排污、倾倒垃圾的现象在京郊也随处可见,有的养殖场甚至将粪水直接排入河道。 

长年累月的污水渗透还影响到地下水水质。华北督查中心在北运河榆林庄大闸附近采集浅层地下水水样,检测结果发现,高锰酸盐和氨氮指标分别比地下水Ⅲ类指标超标16倍和129.5倍。 

析因:污水处理能力滞后 

记者日前就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成因,采访了北京市环保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负责人。他介绍说,近年来全市河流水质达标率一直在50%左右徘徊。城市上游河流,特别是饮用水水源水体,符合国家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但城市下游河道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标超标几倍甚至十几倍。造成这种现状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严重匮乏。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100立方米左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致使河流、湖泊缺少新鲜水补给,生态用水严重匮乏,客观上造成了北京市水环境容量很小,自净能力和纳污能力非常有限,水生态十分脆弱。 

据了解,目前污水处理厂排水成为北京市下游河道的主要补给水源,为此,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新(改、扩)建的污水处理厂要求其排水与环境功能区相匹配,但对于原有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之间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随着重工业逐步离开北京,生活污水成为北京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060万人,远远超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1800万人的目标,而污水处理厂建设受建设周期、规划选址等因素制约,明显滞后于城市人口发展速度。目前,北京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3%,每天有近百万吨污水直排入河。 

第三,农村及农业污染治理程度不高。由于农村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资金投入不足、监管难度大等原因,农村和农业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且已有设施运转率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较重,治理难度大;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对农田、地表及地下水体构成危害。 

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的滞后,生态补水的严重短缺,导致一些地表水系成了彻底的排污沟。这位负责人说:“北京地区水系下游已经基本没有天然河道。污水处理厂退水,部分生活污水的直排,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的影响,加之没有新鲜水注入,致使绝大部分河流水质超标。” 

解题:三年内治理水环境 

面对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整治水污染。 

针对北京市水环境现状,这位负责人认为,目前北京最大的污染源仍是居民生活污水。要解决北京水污染问题,首先要提高环境承载力,提高再生水、循环水的使用比例,提高水处理标准,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2000~2012年,北京再生水累计利用量近50亿立方米,成为产业发展和生态用水的主力水源。2012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为7.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1%,再生水利用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5,成为北京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根据这一方案,北京市3年内将新建再生水厂47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增加228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全市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线1290千米。2015年底前,全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四环路以内地区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实现首都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三年行动方案》中每项要求均将落实到部门、区县,通过市政投资、融资平台以及社会资金投入,预计筹措近300亿元资金用于水环境治理。 

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施流域环境治理工作,分别实施北运河、永定河、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清洁小流域建设。其中包括,从2009年开始,投资160亿元,用7年时间,以“控制源头,改善水质,提高水循环利用”为主线,将北运河建成“清洁的河”;投资169亿元,计划用3~5年完成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项目;实施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为“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为水源保护新途径。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全面推进落实《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跨区县界断面考核机制,研究出台跨区县界污染补偿机制。同时,为确保新建(改、扩)城镇生活污水厂排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将出台严格的《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外,针对农业、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北京市计划3年投入近两亿元专项资金,通过搬迁、治理等措施,治理300个养殖场。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