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中心 » 工程案例 » 正文

案例分析:纪庄子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朱丽娜  浏览次数:6189

近日,“2013再生水领域典型技术案例比选”结果揭晓,纪庄子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荣获本次比选的推荐案例。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采用成熟技术,长期稳定运行,并在居民生活、市政和工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使用,综合示范效果好。在“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上,天津中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殿海详悉介绍了该工程的具体情况。

图为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殿海

李殿海介绍,天津市纪庄子再生水厂一期工程是由国家发改委投资支持,全国五大缺水城市污水回用示范项目之一。该工程大规模的采用了膜处理工艺,主要由2万吨/日的正压式微滤和3万吨/天的传统砂滤工艺组成。2009年,天津中水对膜车间进行扩建,处理规模由5万吨/日提高到7万吨/日:增加了1.2万吨/日的反渗透工艺,并将砂滤工艺改造成4万吨/日的浸没式超滤工艺,并新建了一个臭氧接触池。

整体工艺流程:混凝沉淀+微/超滤+部分反渗透+臭氧

天津市纪庄子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的整体工艺流程为:污水厂二沉池出水经提升泵进入预处理混凝反应沉淀池,通过投加聚铝对总磷、浊度、色度等指标起到一定的去除效果,然后进入膜车间(微滤/超滤)系统进一步处理,出水一部分进入反渗透系统,一部分直接进入臭氧接触池脱色除味,反渗透出水与经过臭氧接触池的微滤/超滤出水进行勾兑,进入清水池,经送水泵房至再生水用户。

李殿海表示,该工程的整体工艺流程符合天津市等沿海高盐地区的水质特点,出水水质良好,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其中,混凝沉淀是双膜工艺必不可少的预处理工艺,能除磷降浊,同时可降低膜组件的污染负荷,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国产浸没式超滤膜升级改造砂滤工艺

据李殿海介绍,超滤膜改造砂滤工艺经历了2年的基础实验研究才开始实施工程改造。改扩建工程将原来滤站每组的两个单池分别改造为膜池和抽吸泵泵池,其中膜池采用的是天津膜天膜的浸没式超滤膜。在改造过程中,首先拆除砂滤设备,然后清理滤池并进行预埋和防腐处理,再进行管道切改和膜设备安装,最终实现膜池进水运行。

经过改造,超滤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浊度<0.2NTU,COD<50mg/L。

新增反渗透工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性

李殿海表示:“再生水处理工艺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水水质及再生水回用标准。”天津作为沿海城市,污水的总含盐量(TDS)很高,2013年污水的TDS约为1300~1500mg/L。根据天津污水含盐量高的水质特点,纪庄子改造工程增加了反渗透工艺,对超滤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并与微滤/超滤出水按比例勾兑,充分保证再生水水质的稳定性。

反渗透系统出水电导率<50μs/cm,脱盐率>95%。

臭氧系统改造:去色、除味、辅助消毒

臭氧系统改造主要包括对臭氧发生间和臭氧接触池进行改造,其中,臭氧发生间保留了2台原有的1kg/h的臭氧发生机,新增了一台5kg/h臭氧发生器及气源系统,从而满足了2~5mg/L臭氧的投加量;臭氧接触池改造时,拆除了原有臭氧接触池及尾气吸收池,并新建了臭氧接触池与尾气破坏装置,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大了臭氧接触池的处理能力。李殿海表示,臭氧系统改造主要是了为去色、除味,同时起到辅助消毒的作用。

最后,李殿海表示,“纪庄子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利用国产浸没式超滤膜,实现了对普通砂滤池工艺的升级改造。该工程促进了国产膜产业的成套化、规模化应用,并为我国再生水、给水处理传统过滤工艺改造和新建水厂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