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环保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伴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废水减排和资源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精细化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业废水零排放被推上了前线。
广东河源电厂废水零排放工程被业内称为我国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废水零排放项目。河源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调研和总结,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施,真正实现了电厂废水零排放。
零废液vs零废物
什么是工业废水零排放?这个概念在中文语境里容易产生歧义。目前比较明确对此概念给出定义的国家标准GB /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将零排放定义为“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但这个定义并不够准确。国内对此的理解分为两派——废液零排放和废物零排放。若参照英文表达zero liquid disge, 更受公认的说法为废液零排放。
之所以纠结于概念,是因为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现行的零排放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工业废水中的溶解物结晶,然后将经过处理的水资源重新用于生产过程或者其他用途。至于另一项副产品废渣,则根据对概念理解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关注废渣也并非吹毛求疵。废液零排放相对于普通方式减少了水消耗是肯定的。但“零排放”如果只是转嫁了污染,那么“零排放”是不是值得欢欣鼓舞就必须打上问号。
废渣去哪了?
无论零废液还是零废物,无废液是共同的。处理过的水进行回收利用,那影响回用的成分就理所当然出现在废渣中。除了可以直接资源化的成分,废渣常用的处理方式为蒸发塘及填埋。但无论哪种实际上都不是终端处置方式。
虽然填埋依然是我国垃圾主流处置方式,但对于“零排放“这样显然是对于环境效益有更高要求的处理技术,如果只是到这一步其实并不算走完了全程。因为零排放工艺的废渣具有极强的溶解性,在填埋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比如煤化工的副产品杂盐因为成分复杂是作为危废处理,且其产量极大,但目前却没有相应的危废中心对此进行处置。
国内的成功经验中也有很多对于废液提盐再利用的案例,比如内蒙古乌海能源蒙西煤化公司年生产混盐产品2660吨。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废渣的处理问题,也直接带来了收益,可以反向弥补零排放处理设备的高成本带来的经济顾虑。
难度大,成本高
抛开对废渣处理的诟病,单纯的废液处理零排放也并不容易。工业废水一直以浓度高,成分复杂且来水不稳定等特点有较高的处理难度。作为“终极boss”的零排放,苛刻的要求也带来更大的处理难度。处理难度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处理过程中的能耗的增加。这也为零排放的必要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除了技术难度的制约,零排放的处理成本高昂也是最关键的限制因素之一。无论是传统的蒸发结晶还是现在流行的正渗透或者纳滤技术,造价都不菲。此外,由于零排放的高标准,企业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客制化处理,也会无形中提高处理成本。
国际经验的启示
虽然零排放的实现难度很大,但近年来却一直受到国际上的持续关注。欧美以及澳洲等地都有很多成功运行的项目。美国在70年代由于工业废水影响河道水质而强制规定了必须实行零排放,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零排放政策法规。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也是因为政策规定而强制执行的。由此可见,政策对于零排放的导向作用非常突出。
此外,上述国家更加完善的用水和排污收费制度以及环境监察制度,也增强了零排放的经济动力。经常被诟病水环境的印度,也由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下的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出台了对于污染企业零排放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指导文件,为大规模的推广零排放保驾护航。
但在我国现行的政策背景下,并没有为工业废水零排放提供足够的强力保障,再结合较低的工业用水定价、排污收费和并不完善的监察制度,企业对于主动实现零排放的动力其实远远不够充足。在政策保障不足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应该是一味追求零排放,而是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可见,在我国零排放还不具备大规模商业推行的条件,也不适合作为一刀切的标准,更多的是企业出于企业责任或者需求的自发行为。
国内首例废水零排放一窥
广东河源电厂废水零排放工程被业内称为我国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废水零排放项目。广东河源电厂紧邻东江,东江是香港、深圳、惠州、河源等地唯一饮用水源,根据环评要求,河源电厂不能设置废水排放口,废水须零排放。面临没有退路的环保压力,河源电厂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调研和总结,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施,真正实现了河源电厂废水零排放。
表1 河源电厂2×600MW机组废水种类、废水量及其污染因子
由表中可知,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率为10倍的情况下,河源电厂两台600MW机组经常性废水量为165~244m3/h,每次大小修期间产生的非经常性废水~34000余吨。废水种类较多,废水量较大。
废水零排放系统开发河源电厂废水种类齐全,同时设置有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浓缩排污水需要复用,较为典型。结合各类废水特点和现有成熟的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保障情况,为实现废水复用,建立了以“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为架构的废水零排放系统。 设备冷却水与处理后的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作为冷却塔的补充水;冷却塔的浓缩排污水作为脱硫系统的工艺补充水,经脱硫系统浓缩为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为全厂末端废水,先经预处理将其中污泥分离,再蒸发结晶处理将盐分分离,形成凝结水又回到冷却塔,如此构成“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废水零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