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不仅能净化污水,还能把“副产品”污泥制成养花种树的肥料,变废为宝,形成绿色产业链。这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儿,已在河西再生水厂实现了。每周都有10吨营养土运往丰台、西城的公园绿地,化作春泥来护花。
昨天(23日)上午,记者在丰台南岗洼地区的河西再生水厂看到,厂区北侧的营养土储藏棚开阔平整,几十袋“化肥”整齐地堆放在棚子西侧。河西再生水厂负责人王乙凤划开编织袋,捧出一把深棕色的松软土粒。凑近细闻,没有一丝臭味酸味。“这营养土又肥又暄,种花好用着呢!”他笑着说:“恐怕没人能想到,‘原料’居然是上周河西地区的生活污水。”
据了解,污水处理后会留下大量污泥,里面浓缩了绝大部分污染物和汞、铬等多种重金属。以往主要以填埋、焚烧、干燥等方式处理,成本高且不说,还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
“减量化、无害化是污泥处置的两个关键词。”王乙凤解释说,减量化就是尽量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他告诉记者,给污泥脱水多年来都是靠机械挤压,泥饼含水率在80%左右,与其称之为“泥”,倒不如说是“浓稠的黑水”。而如果用加热蒸发的方式降低含水率,巨大的成本又让水厂难以负担。今年,河西再生水厂引进破壁断链的新技术,把含水率降到了55%以下。
脱水车间里,机器正发出低频轰鸣声。贮泥池中污泥黝黑,掺入药剂后,池中机械自动进行搅拌。“这种药剂就是高效物化絮凝剂,会促使污泥发生断链、破壁、絮凝等多种反应,进而固液分离。”工程师项艮说,固液分离后的污泥再经过挤压、风干,最后产出的泥饼含水率降低到55%左右。
看似是数字上的小变化,其意义却不可小觑。据统计,含水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每吨污泥后续处理的费用就能减少6元。
“污泥里富含氮、磷,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土质比较‘肥’,具备营养土的潜质。”据介绍,风干后的泥饼被压碎成粉末状,脱去重金属,并进行PH值、微量元素、有机质、菌群等指标的检测。最后再掺入麦麸等有机物,送进发酵罐。5天之后,松软的营养土就能正式出罐装袋了。
目前,河西再生水厂每周出产约10吨营养土,免费提供给丰台绿堤公园、西城区园林局试用。王乙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厂里的污泥只能交给专业公司消纳,消纳费再加上外运费,每吨的处理成本在325元左右。如今引进了深度脱水技术,节约了不少电费、消纳费,营养土虽是免费赠送,但成本仍然下降了四分之一。
据悉,作为丰台河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河西再生水厂未来将分布进行扩容。明年春天,第一次扩容工程就要启动了,完工后,日处理能力将由现在的5万立方米提升到10万立方米。到2023年,河西再生水厂每天都能“吞下”19万立方米污水,足够消纳丰台河西的全部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