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处理迎“膜”法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4  来源: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微信  浏览次数:572

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特别排放限值(特别排放限值总体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水质要求相当(总氮除外),可以满足生态环境敏感区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控制的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A2/O、SBR等传统工艺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出水仅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二级排放标准。而膜技术利用高效的分离技术,出水水质可以稳定的达到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远远高于目前污水排放的一级A的标准。

事实上,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高至地表水IV类,采用膜法技术仅需增加吨水成本0.1元左右。可以预见,随着特别排放限值的强制执行,膜市场将借此东风,达到遍地开花、欣欣向荣的景象。

利好的消息不止如此。环保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构建符合水安全战略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环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提出,大力推广膜处理技术,充分发挥膜生物反应器(MBR)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编制膜行业“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功能膜产值将突破2500亿,年均增速达20%。

从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层面来看,方案提出要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和改造,在西北、东部沿海等苦咸水地区大力推广膜处理等技术。同时,充分发挥膜生物反应器(MBR)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发挥好水安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按照膜行业“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功能膜产值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速为20%,期间将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在50亿至100亿元的超级企业5个。膜法水处理技术可满足提高饮用水水质、提高污水排放水质、实现再生水回用、实现海水淡化的各类需求。膜“十三五”规划提出,RO膜技术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RO膜国内市场占有率实现30%—50%,微滤膜及超滤膜质量实现新突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80%。

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水处理的高性能膜法工艺,按照适用领域不同,也可分为微滤、超滤膜(MBR膜)和反渗透膜几大类。除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MBR膜之外,在工业污水处理及生活饮用水市场领域,也将开启微滤超滤膜以及反渗透膜等别样“膜”法的春天。来自中国膜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MBR膜工艺取得的5%左右市场占有率相比,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膜工艺市场份额不足1%,在政策力推膜法工艺全面“攻城略地”的大背景下,未来5年,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而这一巨型“蛋糕”也有望被膜法工艺渗透。

业界资深人士何愿平对此指出,在政策红利的鼓励下,未来水处理行业还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而拥有自主研发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和持续创新基因的公司,将在行业内实现快速成长。无疑,在水处理膜突破发展的机遇中,从膜技术产业链—膜材料—膜组器—膜应用工程分析,具备整体膜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将更具竞争优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