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市场资讯 » 水业市场 » 正文

农村污水市场大而美 企业如何抢夺地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02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作者:郭琳  浏览次数:622

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市场经历了迅速的发展。2000—2014年,城市水处理厂从481座增加到3802座;污水处理率由34.3%上升至90.2%。可以看到,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已趋于饱和,环保企业开始纷纷寻找新的“蓝海”。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2012年,我国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8%,与当时城镇污水87%的处理率差距显著。2015年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上,王凯军老师提出,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在农村。据研究显示,2035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农村污水市场正逢“大机遇”、“大挑战”,环保企业如何应战,农村污水处理竞争格局又将呈现怎样的态势?目前,已有不少水务公司进入了农村污水治理领域,代表的民营企业有启迪桑德、碧水源、江西金达莱、双良节能、浙江正清环保等,这些企业所形成的市场竞争格局如图1所示。

其中,桑德运营的村镇污水处理厂(站)超过600个,打下了国内农村污水市场的“半壁江山”;

碧水源在北京村镇拥有400多个污水站,占据北京地区50%以上的市场;

首创嘉净、正清环保利用地域优势,分别坐阵江苏、浙江市场;金达莱FMBR一体化设备国内分布江西、云南、广东、重庆等,甚至在维和部队卖出了500余套设备;

万若环境以低碳、资源化的先进治理理念在河北、江苏等地开展试点工作;

中车、北控、国祯、双良节能及国中水务通过并购的方式做好攻打农村市场的准备。

市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国企借助政策与资本的双重优势打开市场,而民企则以模式创新寻求发展。下文将重点介绍农村污水治理中代表性的国企与民企,看看他们如何撬开市场。

农村污水市场

1国企——把握政策与资本双重优势进入市场

2015年11月11日,住建部建设司发布《关于请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对接工作的函》,文件指定中车、首创、北控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与各县对接并确定合作意向。短时间内,这三家推荐的国企已完成一百个县的对接合作意向。

中车集团:技术跨界,野蛮进入环保领域

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2015年9月28日正式成立,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中车旨在以农村污水为抓手,用“野蛮的”方式进入环保领域。

中车被列入住建部推荐企业,让人不禁想问,作为一家交通运输企业,它的技术优势到底在哪里?这得说到高铁技术与污水处理的跨界融合。中车集团以仿高铁真空井技术为基础,研发出了生活污水真空收集与处理系统,用于收集农村生活污水。高铁集便装置用于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具有无臭味扩散等优点,该技术作为中车的独门秘笈,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据悉,2015年下半年,中车以江苏常熟为试点,投资10亿元,在常熟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及研发基地。未来,中国中车要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强劲优势,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首创嘉净:推行设备与商业模式“标准化”

自2007年蓝藻爆发事件后,首创嘉净就对农村污水市场进行了探索,并成为住建部《户用生活污水成套装置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村及分散污水治理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4年7月,首创增资并收购了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大举介入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首创嘉净占有10%左右的国内农村污水市场份额。

首创嘉净在农村污水市场推行设备与商业模式的“标准化”。村镇污水设备的标准化,是从产品设计到制造工艺、工程建设、再到运营管理,全程实现标准化管理,这一模式可以快速并大量复制应用。管理模式方面,首创嘉净提出“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定期巡检”的模式,以此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管理。技术方面,首创嘉净以日本净化槽技术为基础,采用AO+接触氧化生化处理工艺,研发了DSP系列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目前已进入第五代产品,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甚至一级A标准。

并购后的首创嘉净把农村市场作为明确的战略目标,他们希望通过未来实现三年、五年、十年三个台阶的跨越,逐步由国内向海外推广分散污水治理装备。

北控水务:以流域带动村镇整治

被誉为帝都双雄之一的北控水务,自2008年起开展村镇污水治理的研究储备。由于农村污水市场单个项目规模小、分散性强,北控拟定了“流域带动村镇”治理策略。

首个项目来自贵州省南明河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达到数十亿级别,一期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紧接着集中力量对流域周边村镇的污水展开治理。随后,北控还成功签订了江苏、河南的流域治理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流域水处理布局。目前,北控水务已进入水环境综合治理3.0升级版。北控利用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开启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全产业链模式。

2民企——以模式创新寻求发展

出于对市场的敏锐,早已有不少民营企业对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进行了布局,而民营企业相对国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选择上也更为灵活。

启迪桑德:区域连片打包治理

桑德集团从2005年起介入村镇污水治理领域,是国内最早进入该市场的企业之一。2014年桑德获得村镇污水处理项目达到177个,其中120个镇采取投资运营模式,50个镇采取轻资产托管运营模式,7个镇采取EPC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桑德占据了50%左右的国内农村污水市场份额。

桑德研发的“SMART”系统,经过多年的反复验证,已成为市场上一项成熟有效的“智慧”技术。桑德承建的村镇项目均采用“SMART”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工艺为“生物转盘+高效滤池”,加上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形成标准、智能、可远程管控的运维管理系统。

未来,桑德将通过设备集成、EPC、BOT、BT、PPP、托管运营等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以每年不低于200个镇的规模快速发展。此外,文一波提出要打造“互联网+村镇水务”的新模式,使用功能化、模块化、易于值守运营的技术路线,以去人工、降成本,实现互联网与村镇水务产业的融合创新。

碧水源:继续巩固北京阵营

碧水源也是较早进军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水务企业,截止2015年,全国范围累计已建设运营2000余座小型农村污水处理站,其中北京地区超过了400座。

碧水源村镇污水治理项目主要采用MBR技术和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简称“CWT”)。前者由于投资较大,适合出水水质要求高、占地面积及处理规模较大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后者适合治理规模较小的分散性水污染。运营管理模式方面,碧水源以“点-线-面”全覆盖模式和运行团队的标准化设置为特色。

随着北京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碧水源将进一步稳固其农村污水处理业务,同时参与北京村级污水站升级改造。

江西金达莱:开启设备化创新模式

金达莱环保在MBR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该技术自2010年起推广应用,开创了污水处理由工程化向设备化转型的新模式。借FMBR核心技术,公司获得了国际水协(IWA)颁发的2014年度应用研究创新奖。

FMBR技术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引入自主培养的兼氧菌群,将膜组件与生物反应池集成为一体化设备,同步处理污水与污泥;其次,该设备实现了有机污泥零排放和无人值守的突破;此外,运营成本方面较常规MBR法降低超40%水平,具有较好的初始投资性价比。

未来,金达莱还将集中精力优化改进FBMR技术,提升其适用范围,将该技术更好地为农村污水治理所用。

其他企业

传统水处理行业内,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纷纷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到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国中水务收购丹麦BioKube公司和四川亿思通环保、国祯环保收购挪威GEAS公司、双良节能收购浙江商达环保。总之,看似波澜不惊的农村污水市场,早已暗藏汹涌。

下表为主要农村污水治理企业情况的分析与比较:

农村污水市场

3企业的成功要素是什么

毋庸置疑,未来5-10年农村污水治理的市场前景广阔,但要想吃下这块诱人的蛋糕,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商业模式的创新

从上述企业的成功来看,我们发现农村污水的治理首先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商业模式,“区域打捆”的标准化治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建得起更要管得好,如何建立系统的长效运营机制,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方向。

2技术难点的突破

在确定商业模式的前提下,企业需进一步向高端水处理技术和物联网监控技术发展。高端水处理并不意味着价格高昂,而是指高效生物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自动化运行和免维护的性能,同时不产生剩余污泥;物联网监控技术,则是为了适应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布局分散和无人值守的特点。农村污水治理因地而异,没有一种模式能“一招鲜”,因而还需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与模式。

3优质客户资源的维持

不难发现碧水源占据了北京市场、首创嘉净占据江苏市场、正清占据浙江市场,首先依托了其地缘优势,这种要素在产业发展初期和业务拓展初期的时候作用非常大,之后要做的就是拿出技术、模式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达到当地要求的标准,维持好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