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政策 » 政策风向 » 正文

环保物联网让执法者如开“天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周凯  浏览次数:691

位于成渝经济带的重庆市璧山区,全区共有4000多家排污风险源,而环保监察执法人员只有30多名,监管人员少、监管对象多的矛盾突出。但一个集线上监控重点污染源、线下派单分配监管任务的环保物联网建成后,执法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获取重点污染源数据、居民投诉,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

目前,全国部分地方正在建设环保物联网。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环保物联网将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推动环保监管变革。但记者调研发现,监控设备成本高、政府认识不足、PPP模式缺乏法律保障、部门间信息孤岛尚未打破,环保物联网应用范围和程度有限。专家表示,应加快破除环保物联网制约瓶颈,尽快构建现代化的环保监管体系。

环保物联网为执法人员提供“天眼”

在重庆市璧山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装置里安装有工况监控器,可以感知污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在该站的排水口和在线监控设备室都安装有摄像头,实时监控着污染物排放数值和处理后的水质是否异常。在璧山区,76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监控感知设备,这些企业的排污信息通过网络实时汇总到环保物联网信息库。

在璧山区环保局物联网指挥调度中心,点开物联网软件平台,全区4000多家污染风险源的方位在电子地图上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一平台的开发者——重庆扬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仲晔介绍,很多地方对污染源家底掌握不全面,有些基层环保局关于排污企业的信息档案还是纸质的,重庆市近年来开展污染源清理后才有完整的排污企业电子档案,但管理起来依然很不便。“环保物联网首先就是解决监测监管信息化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录入全区排污企业信息构建基础数据,一方面通过视频、工况等监控感知设备实时获取重点污染源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APP终端,他们可以轻松了解排污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排污情况。”

一些基层环保干部称,日常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很多时候靠眼睛看、鼻子闻发现污染线索,经常要爬上烟囱、进下水道监测取证,有时赶到事发地点污染现场已经消失难以取证,技术手段落后,而物联网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执法的便捷。璧山区万泉建材有限公司生产建筑砖材,主要排放二氧化硫。璧山区环境监察支队干部张富华说,打开手机中的APP软件,即可查看该企业的监控视频,获取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否超标,以及企业法人、主要产品等基本信息。他指着这家企业高高的烟囱说,“以前是要爬上去检测烟雾里二氧化硫含量的,现在通过物联网,不管在哪里只要看看手机就了解重点污染源信息。”基层执法人员介绍,环保物联网为执法人员提供了“天眼”。

“现在全区266家企业共安装了1490个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所有的监管都有记录,没有按要求监管必须上传原因,这样一是让监管更快捷,二是能够避免执法人员懈怠、人情执法、行政干预,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仲晔说,重庆市环保局2014年9月在璧山区试点物联网建设,2015年7月正式运行。到今年年底,还将行政审批纳入物联网平台中,通过排污、监管的大数据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和污染趋势,为政府提供环境容量、突发应急和项目建设可行性决策参考。重庆市环保局正总结璧山区的环保物联网试点经验,今年在全市逐步推广。

多因素制约环保物联网应用

近年来,我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形势严峻,但在基层依然依靠传统的人力监管,监管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环保形势,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环保管理和监管模式的创新已成当务之急。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郭慧鹏介绍,环保是较早应用物联网技术的领域,上世纪末原国家环保总局开始推广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众多排污企业的国控、省控、市控三级在线监控体系。“污染源在线监控是物联网技术的初步应用,环保物联网通过传感器装置与网络技术,实时采集污染源信息,构建数据中心和平台,实现污染监控、执法及决策等环保业务的智能化。”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生态环境检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等政策文件鼓励发展环保物联网。郭慧鹏、仲晔等受访人士表示,环保物联网是未来实现智慧环保、变革环境监管的有效技术手段,但目前多地应用的深度、广度和覆盖面不够,环保物联网面临诸多瓶颈和问题。

环保物联网的污染信息采集,依托安装在企业监控设备,这些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科主任唐琳介绍,该公司污水处理站的在线监控设备全都是进口设备,价格超过50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约2万元,还不算零件更换,“前段时间一个设备的数字显示器坏了,换一个就用了2万元。”仲晔介绍,国控、市控污染源企业一般是大型企业还有财力承担,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这笔费用。

其次,部分政府部门认识不够、环保物联网PPP模式缺乏法律保障。物联网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政府部门缺乏技术和人才。张锐表示,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依然是传统管理思维和模式,有些认为安装了在线系统就够了,对于物联网的延伸利用和大数据的分析认识不足。此外,由于缺乏法律保障,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仍有顾虑。

再次,“信息孤岛”制约了环保物联网的数据全面采集和分析。污染源不仅是工业企业排污,还有餐饮油烟、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等,而目前政府各部门的应用系统大多是独立建设,行政条块分割形成的“信息孤岛”难以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加快建设环保物联网

专家认为,从技术角度看,物联网技术已经成熟,当前应加快破除环保物联的制约瓶颈和困难,扩大环保物联网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仲晔、郭慧鹏等受访人士建议,一方面应鼓励扶持国内企业研发在线监控、工况监控等感知设备,一方面通过设备租赁、服务外包等创新商业、金融模式,降低环保物联网感知设备价格,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运营维护服务;对于低能耗、低污染的中小企业,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扶持他们安装感知设备。“政府要转变观念,不要将企业视为潜在的违法者,把环保物联网仅仅看作是一种约束企业的手段,还要通过物联网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治污工艺改造、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和价值。只有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环保物联网设备和服务,企业才有应用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扩大环保物联网的应用范围。”郭慧鹏说。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张锐认为,随着环保物联网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将带动相关软件开发、感知设备研发、环保服务业等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未来市场前景看好。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物联网技术的宣传,总结推广地方环保物联网的试点经验,提高企业、政府、社会对环保物联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完善PPP模式的法律体系,加强契约信用建设;同时,在环保物联网建设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打破“信息孤岛”,成为多部门共同使用的综合数据平台。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