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分析 » 正文

行业细分加快 “十三五”环保市场掘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7  来源:前瞻网   作者:刘新元  浏览次数:513

2015 年,在政策刺激、事件催化、业绩利好提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环保板块总体表现相对较强,环保工程及服务指数、环保设备指数以及水务指数分别跑赢大盘。而在政策持续加码、监管执法强化以及创新模式逐步发力的推动下,环保订单加快释放并实现业绩兑现,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表现较为优秀。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有望全面推进深入实施,在此带动下,环保行业将延续高景气度。作为环保“十三五”开局之年和全面推进治污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2016 年预计污染治理将重点围绕三大环境战役展开,各重点治理细分市场有望获政策持续加码推动而加速发展。因此,建议以三大行动计划为主线,着眼于市场潜力大、行业发展将提速的细分领域,来把握相关投资机会。

PPP引领订单纷呈,并购不断促业绩增长

在环境治理压力和资金瓶颈的矛盾面前,PPP模式应运而生。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2014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更是首次为PPP指出了一条可行性道路。2015年是PPP大力发展的一年,多家环保类上市公司借助政策春风都签订了大金额的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合同,订单总金额超过500亿元。

多重政策推动助行业市场化发展

主要依赖于政策推动、企业减排治污动力不强、考核标准不科学是环保行业过去在成长性上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环境“只有治理,没有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对环境要求的逐渐升高,监管部门逐步认识到了往日粗放的点源治理和总量控制并不能对行业进行有效的规范,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达到企业自主减排,最终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目的。近年来政策推动行业市场化政策频出,如提高减排标准并将收费标准与治理成本挂钩,将政府补贴费用与治理效果挂钩,通过推行排污权交易量化减排的价值,通过第三方治理和第三方监测提高环境产业的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使整个环保产业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实现更有意义的良性竞争。

我国环保行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在技术和运作经验上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以及环保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跨出国门“走出去”是企业注定需要面临的选择。自从“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后,2015年我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明显增加,映出我国环保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做大做强的决心。

我们认为国际化是环保产业要走的必经之路,通过收购海外企业,不仅可以迅速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有效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各种现有客户资源和品牌渠道优势,实现资金、技术、经验的完美结合,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