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环保部向红顶中介动刀子 利益链条窗户纸被捅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7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次数:655

1月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环保部直属事业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已率先全部完成脱钩;省级环保部门全部按要求上报了脱钩方案,已有67家机构提前完成脱钩。

环评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前置性措施,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但长期以来,红顶中介的存在让这道闸门的效力大打折扣。此前,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后,该巡视组在发布反馈意见时明确指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正当利益输送。

公开信息显示,在环评机构脱钩之前,我国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具备环评资质,绝大多数环评机构都是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其中以地方环保系统下属的环科院所从事环评工作居多。“这样一种格局意味着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着利益的同一性,如此一来,环评应有的独立和公正就很难不被质疑和担忧了。”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环评机构共1162家。在全部环评机构中,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有576家,其中挂靠在各级环保系统的有333家。环保部2009年曾抽查环评机构,结果75家被抽查的环评机构中,30家出现了质量和管理问题,比例高达四成。“实际上,长时间以来,之所以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能够长期生存,就是因为如果要实现环评机构与环保系统的脱钩,就是一项涉及大量利益的改革,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可能大量部门的既得利益就会受到损失。”马军表示。

对于脱钩后环评市场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提出,我国的环评机制应逐渐将环评机构和需要环评的企业、单位等委托方的利益链隔断,尽量避免环评机构为处于同一利益集团中的企业、单位等做环评。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