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环保,就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环境问题,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近年来对于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可谓之少,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2016年似乎需要给予环保行业更大的支持力度,才能让大气治理不仅更加有效,其他各方面的环保问题也能够得到更为理想的解决。
回顾以往,从频繁发布的政策就可以看出环保行业已经逐渐受到我国的重视。2013年和2014年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和新《环保法》,2015年更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陆续发布了“水十条”、《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批重要的环保相关文件,并且据媒体的消息称“土十条”的编制工作也接近尾声。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表示,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宏观政策,而保持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是法治化,使守法成为常态。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治理的改革方向。而环保法治化的任务,一要健全环境法律体系,二要严格执行法律。通过法律的完善和执行,让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应有处罚,促进建立规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记者以为,诚然,法律一直是环保行业向前发展的依据,2016年也应该继续之前的好势头,但是,具体的事件还需要具体的相关规定进行约束才能让执法更加到位。例如“大气十条”、“水十条”作出的目标要求都是针对全国而言,而每个省市的情况却不尽相同。“大气十条”颁布之后国家又出台了相关细则指导不同的区域,从执行的情况来看,细则能够让具体问题得到具体解决,2016年应该尽快给已出台的“水十条”、还未出台的“土十条”更为细致的执行标准。
事实上,法律的健全是环保行业进步的重要一环,但是执法方面也面临难题,尽管现有的法律手段在运用中未达到最佳效果,规定有待细化是重要原因,但是执法效果不明显、执法监督不够严格、各级政府责任不够清晰、过于分散、部门间及区域协调不足等问题也不容小觑。
在记者看来,2016年环保相关法律的执行首先要保障相关执法部门拥有依法独立行使的职权和监督权,防止相关利益群体不必要的干预。
业内人士表示,必须进一步推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同时,抓紧起草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职追责的实施办法。
同时,2016年还应该完善各阶段问责制度和公众监督制度,这也是环境执法不利的影响点。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快进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试点,增强各级政府执行环境法律的自觉性,确保各项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除了健全法律外,环保行业的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2015-2020年中国环保行业市场全景评估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中指出:2014年环保行业营业收入约3.98万亿元;国家规划要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服务业年收入总额年均增长率约30%,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约15%。另外,根据环保部等三部委的联合调查,2011年,全国环保行业从业单位23,820个,从业人员319.5万人,年营业收入30,752.5亿元,年营业利润2,777.2亿元,与2000年相比,除从业人员数量基本持平外,其它三项指标则分别增长了0.31倍、17.2倍和15.7倍,产业总体规模显著扩大。
记者认为,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环境都在趋向新常态,很多行业都面临着过剩的危机,而环保行业是目前还处于产能不足的可以再投资的领域。虽然以前,环保行业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并不被市场资金青睐,但是2016年随着政策红利的到来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环保领域必然会带动更多的投资,环保相关产业的很多项目也会一一落地,盈利也不再是水中望月。
商务部副部长高燕指出,“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将成为引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节能环保全社会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万亿元,这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记者分析,“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促进环保投资力度的强化和提高,环保行业相关产业的增速或将再创新高,增长空间也比较大。另外,传统的环保行业是以治理为主,主要以缓解环境污染为目的。而未来我国将进入生态环境的重构阶段,环保相关产业将升级为生态产业,定位的提高会是环保行业2016年的新机遇。
综上所述,2016年,环保行业面临的问题还存在,但是整体向好的走势已经明确。随着我国对于支持环保力度的加大、政策的完善,环保行业走向成熟的步伐或将越来越快,环保相关产业会不断拓展,进而也将带动更多以污染治理运营、维护为主的服务业日益壮大,未来环保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