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市场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环保行业:2016年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华融证券   作者:赵宇  浏览次数:618

一、环保行业2015 年走势回顾

1、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未来公司差距逐渐显现

从环保公司的业绩来看,行业总体仍处于高速发展轨道。2012-2014 年环保III (中信)板块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4.7%、28.8%和39.3%。归母净利润相对年初涨幅则分别为29.0%、13.5%和15.6%。截至2015 年三季度,该板块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为28.3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5.6%。考虑到部分环保公司收入具有季节性,年末回款较多,故而全年的增长情况可能好于前三季度。

图表1:环保III(中信)板块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整体来看,2012 年以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支持和补贴政策相继落地,事件和政策双重催化下,环保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目前,相比一线城市,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污染治理空间仍旧广阔。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重视度的不断提升,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环保的存量和增量市场将逐步打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领域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减弱,行业未来的利润增速可能放缓, 公司之间的盈利水平差距有望拉大,技术实力雄厚、市场拓展能力突出的企业才能突出重围,笑到最后。

2、PPP模式方兴未艾,行业转型及并购加速

今年上半年,多部委下发文件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发环保板块,尤其水处理板块的“PPP 热潮”。同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开始谋求新发展,业务多元化、业务转型屡见不鲜。自2013 年起环保企业并购浪潮涌动, 2015 年企业并购数目进一步增长,部分企业开始海外并购的脚步,在实现优质资产和技术的注入之外,也开始寻求海外市场的开拓。除此之外,国企改革、智慧环保、海绵城市等概念也为环保板块注入了活力。总的来看,在政策推动、模式创新和相关概念的多重催化下,环保板块实现了2015 年的强势反弹。

图表2:环保行业涨幅前十公司

图表3:环保行业涨幅前十股票涉及概念(排除新股)

二、政策引领,转型并购创造成长机会

1、政策及主题驱动仍是环保投资的主线

回顾近年来环保板块的走势,我们不难看出环保股的行情与政策的颁布、事件和主题驱动关系紧密。一方面,政策的颁布为环保产业指明发展方向,如“大气十条”、“水十条”的相继出台,先后引发了大气治理、水处理板块的投资热潮。另一方面,一项政策的出台通常伴随着配套资金投入和相关优惠补贴政策。事实上,过去环保设施建设、环境治理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随着PPP 模式的推进,社会资本的涌入,环保产业资金来源更将广泛且充足,但国家政策仍起着决定性的指引作用,如资源回收等领域还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补贴政策。

政策之外,环境污染事件、重要会议相关主题也是环保板块的催化剂之一。2015 年初,雾霾污染调查《穹顶之下》的热播引发了社会对于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巴黎气候峰会的临近则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相关板块。

回顾2015 年,环保政策陆续出台,加上事件与主题催化,板块利好消息不断, 支撑了环保股的强势反弹,其中“水十条”和PPP 模式备受市场关注。继“大气十条”之后,备受瞩目的“水十条”正式发布,列出七项指标,并针对流域治理、水质提标改造、再生水利用以及污泥处臵等提出要求。根据环保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水十条”预计可拉动GDP 增长约5.7 万亿元,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 万亿元。该政策的出台也拉动了水务板块的上涨。而后,从中央到地方层面,一系列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掀起了PPP 模式的热潮,水务板块再次成为其中的领头军。财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共206 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中,环保相关项目有94 个,几乎占总项目数的50%,投资总额1545.22 亿元。水务领域PPP 项目共51 个,总投资金额921.99 亿元,占环保项目投资总额的59.67%。

图表4:2015 年出台的部分环保政策(截至2015.11)

环保产业属于政策导向型行业,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相关政策的预期、落地到实施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市场情绪的波动。毋庸臵疑的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和地方层面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度提升,环保标准和监管的加严是大势所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存量和增量市场的释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10 月底, 人民日报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这也向环保行业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

展望2016 年,更全面、细化、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有望陆续出台:①“土十条”,总体目标是到2020 年,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用地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有消息称土十条可能带动6 万亿的巨大市场;②污水排放标准修订,2015 年11 月环保部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原标准基础上新增近50 项控制项目,首次提出特别排放限制,并强调污泥处臵环节;③海绵城市的推广,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时间为三年。仅16 个试点城市的总投资额就高达856 亿元;④环境保护税法,目前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正在进行最后完善,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由国务院审议通过草案。这也意味着环保征税执法更加严格,企业排污风险和成本加大;⑤第三方治理相关政策,2015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 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未来更加细化的推动政策有望出台; ⑥光热发电相关政策。今年七月发改委发布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光热计划安装1GW,到2030 年,达到6GW。未来光热发电相关支持政策有望落地。除此之外,智慧环保、碳排放交易市场、VOCs 监测等相关概念同样值得关注。

2、业绩为支撑,地域扩张与产业链延伸带来转型契机

随着今年“水十条”的落地以及PPP 模式的推行,环保公司开始分享政策和市场带来的订单盛宴,这也使环保板块的业绩表现亮眼。截至2015 年三季度,环保III(中信)板块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为28.3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5.6%。

从趋势来看,2016 年PPP 模式项目有望继续放量,上市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下一步新订单的获取和业绩兑现能力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多数环保项目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对于公司的资金储备是一个考验,故而已签署订单的建设投产需要一定时间,其业绩兑现具有延后性。另外,随着行业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总体毛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个股之间的业绩表现分化可能会显现。

除了订单的争夺之外,环保公司也加快了地域扩张和产业链延伸的脚步。一方面,部分环保项目具有排他性,地域的布局不仅意味着先发优势,往往还是当地和附近区域资源的占领。所以环保公司的“跑马圈地”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另一方面,企业开始以自主研发、并购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新的利润点,实现多元化经营。而从盈利模式来看,工程类项目的毛利率相对较高,有不少设备制造商开始向工程EPC 类企业转型。虽然不同的公司的扩张和转型尚具有不确定性,但未来多样化的扩张和转型之路可能会为市场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3、并购大戏持续上演,竞争加剧实力为王

近年来,并购整合成为环保市场的一个新趋势,龙头公司通过并购巩固自身的竞争实力抑或布局新的业务线,中小型公司则通过并购注入优质资产,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

2012 年以来,环保市场并购浪潮迭起。根据统计,2012 年涉及环保公司的并购项目共有17 个,涉及资金规模12.2 亿元。2013 年涉及到环保上市公司的并购项目共有39 个,被并购标的总金额规模为156 亿元。2014 年年初至2014 年12 月13 日,涉及环保行业的33 家上市公司并购项目共94 起,涉及金额为167.48 亿元。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15 年(截至11.20)环保公司的并购项目68 起, 涉及金额为188.85 亿元。

图表5:2015 年环保公司并购统计(截至2015.11)

从2015 年的并购项目我们可以看到环保行业并购除了横向和纵向并购外,也有多元化并购的趋势,即借由并购的资产注入实现新领域的快速切入。而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瞄准国外的并购标的,在实现技术引进的同时,也为未来协同作用下的海内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从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未来几年,并购大戏仍将在环保行业继续上演,我们也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并购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随着更多的环保公司做大做强,龙头公司将会寻求更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 打造综合环保方案解决平台是大势所趋。长期来看,伴随着竞争加剧,环保行业的“优胜劣汰”可能会开始显现。技术领先、市场拓展和资本运作能力强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走得更远。

三、水务板块打开新市场,固废与清洁能源值得关注

1、水处理提标改造空间巨大,污泥处臵、海绵城市等打开新市场

(1)排放标准提升,污水提标改造空间巨大,膜法水处理有望扩大份额

2002 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的十几年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5 年6 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 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1 亿立方米/日。然而污水处理厂大多采取传统工艺,出水水质普遍为劣V 类。事实上,我国城镇污水排放标准过低, 按照2002 年标准,一级A 标准也仅相当于地表水劣V 类,人体不能直接接触。根据测算,污水厂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IV 类,吨水成本仅需增加0.1 元左右。国家标准过低不仅无法满足现有水污染治理的需求,而且阻碍了新技术的替代进程, 可以说,提高排放标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近日,环保部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也是对GB18918-2002 标准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在原有控制项目的基础上新增总镍、苯并(a)芘两项基本控制项目和金属类、有机类、农药类、无机类、综合毒性等39 项选择控制项目,污染物项目总数达到103 项。并提出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高于原标准的一级A 标准。同时要求自2016 年7 月1 日起,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 标准,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敏感区域内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 标准。

图表6: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情况(亿吨)

图表7: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亿吨)及城市污水处理率(%)

此次修订稿的发布,也正式拉开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序幕。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升,截至2014 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18%,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85.94%。排放标准的大幅提高预计将开启污水厂的升级改造, 有望在2016-2017 年释放大量需求。

而从技术角度来看,膜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简称,包括微滤和超滤,可广泛应用于给水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等领域。相比于传统工艺,膜处理技术有望凭借其高出水水质、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小等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膜市场规模不断增大,预计到2020 年,全球膜法水处理膜组器及工程市场规模将达到800 亿美元。我国膜产业发展同样迅速,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后全球第三大水处理市场。2010 年,我国膜产值超过300 亿元,占全球膜市场的10%左右。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的《中国膜行业“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编制思路,“十三五”期间,膜产业将实现产值翻番,年均增长20%左右。“十三五” 末期功能膜产值突破2500 亿元,出口实现100 亿元/年。

过去国内膜技术市场主要被陶氏化学、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丽阳、日东电工、旭化成、东丽等几家外国公司垄断,目前我国的RO 膜主要靠进口,微滤膜和超滤膜国产率也仅有50%。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高性能膜材料创新链和产业链,自主研发了一批膜材料和应用技术,未来膜材料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根据《中国膜行业“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对重点产品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反渗透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RO 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微滤膜及超滤膜质量直线突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80%,未来膜工业市场潜力巨大。

图表8:我国膜工业产值图(亿元)

随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需求在未来2-3 年的释放,水处理板块将迎来利好, 实现高速增长,其中,膜法水处理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而具有从膜材料-膜组件- 膜应用工程的全产业链布局和综合竞争优势的公司将受益最多。

(2)污泥处臵市场有望打开新格局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随着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的不断攀升,污泥处臵问题也成为我国水处理领域的最大难题之一,截至2013 年底,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已经超过3000 万吨/年。从处理技术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相对成熟。欧洲污泥处臵主要方式为填埋和土地利用,北美地区以农用为主,日本则以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而国内的污泥处臵尚处于初步阶段。

过去国内“重水轻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只有小部分进行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大部分未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处臵, 这也造成了潜在的地下水、土壤等二次污染的环境和健康风险。《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干污泥产生量基本维持在650 万吨/ 年左右(注:2011 年,住建部调整了干污泥产生量的折算方法,因此,较前几年有很大的变化,前后无对比价值)。根据E20 研究院预测,2014 年的湿污泥产生量约为3000-3500 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污泥的无害化处臵率不足30%,且偷排现象依然严重,据统计至少有17.46%的污泥去向不明,污泥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表9: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干污泥产生量、处理量(万吨/年)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污泥处理处臵相关政策法规,引发市场对污水后端污泥处臵的关注,然而现有政策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的规范,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标准欠缺可操作性等问题,对于投资模式、收费机制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明晰。目前中国处理污水的成本在1 元/吨左右,加上污泥无害化处臵费用,运营成本要再增加0.2 元左右,对于污泥处臵的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急待明确。随着政府对污泥处臵的重视度提升,相关政策的细化,未来污泥处臵市场有望打开新格局,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污泥处理处臵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00 亿元以上。

图表10:污泥处臵处臵相关政策梳理

(3)海绵城市为水务板块创造新增长点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海绵城市的首要优点是将雨水“变废为宝”,减少自来水需求。同时,海绵城市也具有保证安全地下水位、减少地面沉降、缓解城市内涝灾害、调节城市生态、降低排水管道等设施投资的好处。海绵城市涉及到设计、工程、运营的全过程,其中主流技术为低影响开发(LID)。

图表11:海绵城市示意图

2013 年12 月,习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而后,海绵城市的相关推进政策频出,超过市场预期。2014 年10 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提出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明确构建内容、要求和方法。2014 年12 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中央财政的专项基金补助,标准为一定三年,直辖市每年6 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 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 亿元。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今年7 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10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密集的政策出台也表现出政府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决心。

10 月23 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了2015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仅仅16 个城市,总投资额就高达856 亿元。而10 月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 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 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目前,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的建设投资强度大概在1 亿-2 亿元左右, 考虑到国家投入对于资本的撬动作用,则2020 年海绵城市引发的产业规模可能达到万亿级别。2016 年开始海绵城市订单有望加快释放,其中具有全产业链布局、技术资金储备充足、市场扩张能力强的综合服务商有望脱颖而出,获得先机。

2、看好固废处臵存量和增量市场,关注危险废物和农村垃圾处理

2010 年以来,固废行业政策不断推出,虽然政策力度不如大气和水板块,但政策导向性和市场需求仍旧支撑固废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纵观整个环保产业市场,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比例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固废处理投资占环保行业整体投入比重不足15%,而在发达国家,固废处理是环保领域投资和产值占比均超过50%的最大子行业。整体来看,固废处臵的存量和增量市场需求仍旧很大,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图表12: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万吨)

图表1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万吨/日)

相比发达国家对于固废处理的“资源化”,我国仍以“无害化”处理为主。在处理技术方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来看,虽然无害化处理能力逐年增长,但仍未达到全部无害化处理, 距离《“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 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县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可见行业市场前景仍旧可观。

在细分领域中,我们推荐关注危险废物处臵和农村垃圾处理。

危废处理处臵: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工业危废一般占工业废物的3-5%,由此推算,全国危废产生量约为8000 万吨/年。我国的危废处理处臵还存在底数不清、处臵能力不足、回收监管欠缺等问题,无害化缺口很大。2013 年“两高”司法解释明确了对非法排放、倾倒、处臵危险废物的处罚,加大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今年天津港事件再次引发政府和民众对于危险化学品存放和处臵的关注。未来我国危废名录将不断扩充,对于危废处理处臵过程的监管趋于严格,有望催生子领域的高景气度。

农村垃圾处理:11 月13 日,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臵率达到95%。据住建部测算,目前中国农村约有6.5 亿常住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0.5 公斤生活垃圾测算,则一年垃圾产生量约为1.1 亿吨。然而目前我国村镇垃圾收运体系还存在体系匮乏、面积大、运距远、量少等问题。截至2013 年底,全国58.8 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仅有21.8 万个,仅占37%;有14 个省还不到30%,有少数省甚至不到10%。可见,农村垃圾处理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政策推行,农村市场有望进一步开启。

3、“土十条”即将出台,提前布局土壤修复

2014 年4 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是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 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土壤污染问题不仅遍布全国,同时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与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共同作用。

图表14: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根据“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金为300 亿元。近日,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表示“十三五”规划初定目标为“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2%,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100%, 完成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200 个,区域土壤综合治理示范区6 个。”预计“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的投资会继续增加,同时“土十条”有望出台,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土十条”的出台预计将带动万亿投资,目前土壤修复板块标的相对稀缺,建议可以提前布局,等待政策落地。

四、紧随政策与主题,关注转型并购带来的投资机会

1、政策或者主题驱动下的受益公司

水务板块,受益于城镇污水排放提标以及海绵城市的政策支持、投资力度的加大,膜法水处理公司以及生态设计、工程及运营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商有望抢得先机。建议关注膜处理领先企业碧水源,海绵城市概念标的ST*华赛。污水处理后端的污泥处臵方面,建议关注兴源环境。

固废板块,城市存量和农村增量市场依旧广阔,建议关注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拓展快速的盛运环保。同时,“土十条”有望于明年落地,可提前布局土壤修复板块稀缺标的,高能环境。

2、综合竞争实力突出、业绩增长稳健的龙头企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大目标,“十三五”规划将出,预计环保投资将稳步提升,加之“土十条”、环保税等政策出台临近,环保行业的政策红利将持续。而随着水务、固废等板块存量和增量市场的释放,行业订单随之增长,业绩逐步兑现, 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度。同时,环保公司区域扩张和业务延伸加速,行业竞争加剧,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越发重要。技术领先、市场扩张和资本运作实力突出的行业龙头有望在“优胜劣汰”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打造出多元化环保综合服务平台。建议关注大气治理板块龙头清新环境,监测板块龙头先河环保。

3、扩张意愿强烈、转型或并购预期大的公司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集中度不高,大市值公司还是少数,市场资源整合空间很大。同时,企业在进行地域扩张和业务拓展时,外延并购也成为获得优质资产、抢占当地市场和资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近年来,环保行业并购浪潮迭起,海外并购增多。我们建议关注扩张意愿强烈的企业并购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此类公司东江环保。

并购整合之外,环保公司也开始向多元化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的方向发展,产业链延伸、业务转型案例屡见不鲜。建议关注由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向光热发电、天然气板块进军的天壕环境。

4、重点公司推荐

综合考虑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公司业绩表现和综合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 我们重点推荐碧水源、天壕环境、东江环保。

(1)碧水源:水处理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突出

公司是利用膜技术为客户提供给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具有水处理全产业链。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市政与给排水工程、净水器。截至2015 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 亿元,同比增长31.56%。实现归母净利润2.53 亿元,同比增长51.47%,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是水处理板块的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突出:①技术领先:除已经成熟应用的MBR 工艺外,公司研发出全球首支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形成了独有的“MBR+DF”双膜水处理技术,可达到污水再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未来前景广阔;②与国开行携手,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国开创新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54.34 亿元认购1.29 亿股,获得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为碧水源第三大股东。国开行的战略入股,不仅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将助力公司的项目和地域拓展;③收购久安,补齐公司短板:公司以12.32 亿元收购久安集团49.85% 的股权,补齐了公司在土建施工资质和能力上的短板;④订单充足,坐享PPP 盛宴:公司在手订单丰富,在PPP 模式布局较早,项目储备充足。未来受益于污水提标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巩固龙头地位,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2)天壕环境:多元化业务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助力成长

公司的两大业务收入来源为余热发电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和余热发电工程建设承包与技术服务业务。其中,余热发电合同能源管理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截至2015 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 亿元,同比增长91.11%。实现归母净利润9282.62 万元,同比增长8.54%。

多元化业务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助力成长:①合同能源管理领军企业: 公司余热发电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发展平稳,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 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61.92%。公司在继续拓展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的EMC 业务同时,也开始进入有色金属(铜冶炼)行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②多业务并行,清洁能源有望享受政策红利:2015 年7 月,公司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北京华盛100%股权,向气源开发、管道输送、产品增值加工、天然气销售等领域积极拓展。9 月,公司与瓜州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瓜州境内投资建设200 兆瓦光热发电、余热发电及后期项目,拿下光热发电首单,有望在未来享受相关政策红利。③打造PPP+P2P 平台,为公司项目拓展和资金运作奠定基础:公司成立天壕普惠拟打造绿色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利于整合资源,吸引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项目拓展创造有利条件。

(3)东江环保:外延式扩张提速,未来成长性可期

公司专业从事废物管理和环境服务,是危险废物处理处臵子板块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工业废物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市政固废处理和环保工程及服务。截至201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1 亿元,同比增长26.72%, 实现归母净利润2.64 亿元,同比增长34.46%。

外延式扩张提速,未来成长性可期:①资质齐全,奠定公司竞争优势:公司具有危废处臵49 大类资质中的46 类,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②立足广东,外延扩张布局长三角等地:公司大力推进异地扩张步伐,进一步完善布局广东省以外的危废市场,2014 年成功进入福建、新疆等地,今年公司以7555.8 万元收购江联环保60%股权,布局长三角市场。③危废监管加严,市场空间潜力大:我国的危废处理无害化缺口很大。公司在无害化处臵技术和产能储备上占据较大优势。今年天津港事件引发政府和民众对于危险化学品存放和处臵的关注,未来危废处臵空间巨大; ④产能释放在即,多元业务贡献利润:公司多个项目仍在建设或改造期,近两年产能将逐步释放。另外,公司快速切入医疗废物处理、手机拆解等领域,在延伸及完善环保服务产业链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董事长被调查事件短期可能影响市场信心,但对公司整体治理和业务发展影响不大。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